文|煙塵
編輯|煙塵
1991年,春晚舞台上的一句「伙計」,讓魏積安迅速走紅。
此后他又與陳佩斯、黃宏等小品演員合作,先后11次登上春晚的舞台。
如果照此趨勢發展下去,魏積安可能會成為像趙本山那樣出名的喜劇演員。
可是在2012年春晚后,魏積安卻突然「消失」在了大眾的面前。
魏積安到底經歷了什麼,竟會「消失」在大眾面前?
如今11年過去了,他又過著怎樣的生活?
「我說,伙計……」
這句樸實的話不僅讓魏積安火遍了全國,也成了魏積安的代表。
而魏積安能夠成功,也少不了他的童年經歷。
1956年,魏積安出生在山東的一個窮困的山村中。
家里有5個孩子,一家的主要收入還是依靠種地。
即使魏積安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備受寵愛,但他還是十分懂事。
除了努力學習外,他還常常幫助自己的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
而且作為山東人的魏積安,身高也十分喜人。
少年時期的他,個子就躥到了1.82cm,站在自己同學身邊,有種鶴立雞群的感覺。
這時的魏積安還不知道,這樣優異的外形將會幫他多大的忙。
1976年,新疆軍區話劇團來到魏積安的家鄉煙台進行選拔。
原本就對表演很感興趣的魏積安,此刻卻猶豫了起來。
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被選上,不敢邁出這一步。
但是他的家人卻感覺魏積安不僅有表演的天賦,就連外形也很優異,十分支持他去報名。
就這樣在家人的鼓勵下,魏積安遞交上了自己的報名表參加了考試。
當時在煙台地區一共有一千多名學生參加了考試,但是錄取人數卻只有一人。
魏積安雖然緊張,但他覺得把最好的狀態展現給考官就可以了,對于結果無所謂。
然而,令魏積安沒想到的是,他竟然成了那個煙台地區唯一被錄取的人。
在家人不舍的中,魏積安獨自一人來到了偏遠的新疆。
同年6月,魏積安考入了新疆部隊的文工團,并在此開啟了他的演員生涯。
初來乍到的魏積安,并沒有受到過多的重視,經常出演一些小配角。
但是魏積安卻對此樂此不疲,即使很小的角色,他也會盡心地演好。
與此同時,當他發現自己哪里有疏漏后,還會及時提高自己的演技。
帶著這份對表演的尊重,魏積安也慢慢從話劇團的演員中凸顯出來。
他不僅成了文工團的骨干,還多次參與大型的文藝匯演。
1978年,21歲的魏積安拿到了全軍「表演一等獎」的榮譽;
之后他又憑借自己的表演天賦,拿下了第七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魏積安的能力在一步步提高,而他的好運也在來臨的路上。
1991年,魏積安被部隊選中,如愿以償地登上了春晚的舞台。
他憑借著春晚小品《鄉音》徹底走紅,并開啟了自己的「笑星」生涯。
之后,魏積安先后11次登上春晚的舞台,被不少網友親切的稱為「春晚釘子戶」。
他與黃宏合作的《擦皮鞋》、與高秀敏合作的《柳暗花明》等小品,都給觀眾留下很深的印象。
除了在小品領域外,魏積安還參演了許多影視作品。
在《那麼多嬌》《炊事班的故事》等電視劇中,都能看到了魏積安的身影。
而他主演的話劇《天邊,有一簇圣火》,還曾讓他獲得了第十一屆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魏積安之所以能在事業上獲得這麼高的成就,離不開他妻子在背后的默默支持。
魏積安的妻子董貞瓊是一名城里的姑娘,不僅長相秀麗,就連氣質也十分出眾。
「草根」魏積安,是如何將董貞瓊抱回家的?
1981年,那時成為文工團骨干的魏積安,跟隨著話劇團來到北京參加全軍文藝匯演。
魏積安在台下當觀眾的時候,看到舞台上翩翩起舞的董貞瓊,他愣在了原地。
等到自己表演結束后,魏積安的腦海里還在浮現董貞瓊的身影。
魏積安迫不及待地來到了后台,找到董貞瓊后,兩個人就開啟了閑聊時光。
在這期間,魏積安知道了董貞瓊是北京總政歌舞團的舞蹈演員。
董貞瓊也知道了,魏積安的基本信息。
之后幾天,魏積安總是變著法,邀請董貞瓊出來吃飯、閑逛。
可美好的時光總是很短暫,轉眼間就到了文藝匯演結束的時候。
魏積安知道自己如果再不表達心意,可能就錯過了董貞瓊。
他鼓起勇氣,對著董貞瓊表達出了自己的心意。
「我第一眼看見你的時候就很喜歡,我希望你能做我的女朋友。」
可是令他沒想到的是,董貞瓊沒有拒絕,也沒有同意。
正在他疑惑之際,董貞瓊緩緩開口了:
「我們兩個的距離太遠了,我想留在北京。」
聽到董貞瓊的顧慮后,魏積安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
魏積安向董貞瓊表示,自己一定會努力,調到北京的。
為了實現這一承諾,魏積安開始了自己的奮斗之旅。
他拼命提高自己的能力,最終在1983年,調入到了南京話劇團。
雖然離北京還有一段距離,但董貞瓊被魏積安的誠心感動。
他們在這一年踏進了婚姻的殿堂,并在次年生下了自己的兒子魏川。
為了早日能一家團聚,魏積安又開始了自己的學習之旅。
功夫不負有心人,魏積安在1985年,終于來到了北京和妻兒團聚了。
他在進入北京的總政話劇團后,也沒有放棄學習。
除了話劇外,他還學習了小品、影視劇等多方面的知識。
董貞瓊不僅是魏積安事業前進的照明燈,更是魏積安的賢內助。
魏積安在爆火之后,不少山東的老鄉慕名來找他。
有的只是單純來看看他,但是更多的就是來尋求魏積安幫忙的人。
魏積安也是從底層一步步爬上來的人,深知老鄉的不易。
每次老鄉來找他幫忙的時候,能幫的忙他都盡量幫了。
對于魏積安的這一行為,董貞瓊卻沒有心生不滿。
不僅會熱情招待來的老鄉,即使有人在他家借宿,董貞瓊也沒有什麼意見。
即便有時魏積安不在家,董貞瓊也會盡心地去照顧,為其忙前忙后。
久而久之,魏積安兩口子的好名聲傳了出來;
而且由于董貞瓊的賢惠,他們還成了單位公認的「和諧家庭」。
對于老鄉極好的他們,對待自己的母親更是孝順至極。
魏積安在成名后,就將自己的母親接到了北京居住。
但是由于母親不習慣城里的生活,執意要回到煙台農村生活。
為了讓母親開心,魏積安答應了母親的要求,并經常回老家看望母親。
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魏積安母親的身體情況也是越來越差。
2006年,魏積安正在春晚彩排的時候,突然接到了哥哥的電話。
「積安快回家,母親的病情更嚴重了。」
聽到哥哥這樣說,思母心切魏積安趕緊向春晚的節目組請了假。
可節目組卻表示,你一走,可能有換人的風險。
但魏積安卻堅持要離開,因為他認為春晚年年都有,但是母親只有一個。
當他把情況告訴董貞瓊后,董貞瓊趕緊收拾東西,兩個人連夜趕回了老家。
床前侍奉幾天后,魏積安的母親還是離開。
在處理好母親的后事后,魏積安又馬不停蹄地趕回北京參加彩排。
忍著內心失去母親的悲傷,在春晚的舞台上和郭冬臨一起為觀眾帶來歡樂。
而在電視機前的董貞瓊早已泣不成聲,她看著電視機中神態自若的魏積安,心中疼痛萬分。
魏積安也因自己的孝心,在當年被評為了「演藝圈的十大孝子之一」。
2010年,魏積安擔任了話劇團的藝術總監,生活更加忙碌了。
幾乎家里的一切重擔,都壓在了董貞瓊的身上。
2012年,魏積安在和郭冬臨合作完《面試》后,就「消失」在了舞台中。
不僅在春晚上難以看到他的身影,就連影視圈都很難看到他新的作品。
原來魏積安認為早年忙于工作,疏忽了對妻子的陪伴,他的心里十分過意不去。
而且自己的年紀也變老了,不管是小品界還是影視界都有人才補上。
他在退休之后,就將自己的重心放在了家庭上,將自己的妻子董貞瓊寵成了寶。
如今的魏積安已經67歲了,但他依舊在熱愛生活中。
除了陪伴自己的妻子外,他還會和自己的好友相約游玩、釣魚。
魏積安的生活是十分幸福的,不僅事業有成,還娶到了一個賢妻。
二人恩愛了四十多年,都沒有傳出緋聞,這樣的感情真的讓人羨慕。
魏積安在演藝圈中的大半輩子都很輝煌,是一位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
如今的他雖然遠離熒幕,但他仍是觀眾心中的「好伙計」。
希望魏積安身體能夠一直健康,和妻子一起過更加幸福的生活。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