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8年的一天,李斯和他兒子一起被押往刑場。李斯回過頭,傷感的對兒子說:「兒呀!我想和你再牽著黃狗,一起出上蔡東門去打獵,追逐狡兔,現在哪里還可以辦到」!說罷,兩個人痛哭流涕,但是再怎麼哭也是為時已晚。就這樣曾經風光無限,權勢熏天的大秦帝國丞相走完了一生。回望李斯的一生,他慘死的結局純粹是咎由自取。

李斯曾為秦始皇的統一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立郡縣、統一文字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修馳道、焚書坑儒全都是李斯的建議。以上這些功勞,足以讓李斯福澤后代。然而,在秦始皇駕崩后,李斯因貪戀權勢,不僅沒有退居二線,反而還搞起了陰謀詭計,很多冤魂死在他手里。秦始皇的接班人公子扶蘇,帝國將星蒙恬蒙毅,皆死于這場陰謀,俗話說「天道好輪回,蒼天饒過誰」,李斯此舉就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所以他死的一點都不虧。
當初,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病死在沙丘。野心家趙高找到丞相李斯篡改遺詔,立胡亥為秦二世。本來可以避免這次陰謀詭計,只要你丞相李斯不點頭同意,下一任皇帝必定還是公子扶蘇的。
但李斯一向與公子扶蘇政見不和,他擔心公子扶蘇繼位后,自己會失去權勢。在趙高的蠱惑下,李斯篡改遺詔立了胡亥,從此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胡亥繼位后,立即責令公子扶蘇、蒙恬和蒙毅自盡,秦帝國可謂是損失慘重,為滅亡埋下了伏筆。秦二世胡亥的屁股還沒有坐穩呢?那邊的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了,全天下的人紛紛出來響應,秦帝國亂成了一鍋粥。然而,秦二世對這一切并不知情,還以為是幾個小毛賊搗亂而已。其實,這都是趙高在背地里搗鬼,他作為秦二世的師傅和恩人,明目張膽的欺瞞秦二世。
李斯開始對趙高欺上瞞下的行為感到不滿,并且經常勸誡秦二世遠離趙高。但秦二世就是個混蛋玩意兒,根本聽不進去,依然對趙高言聽計從。更為致命的是,秦二世把李斯說趙高的壞話,又轉告給了趙高,皇帝居然成了一個傳話筒。經過這麼一折騰,李斯和趙高之間的矛盾驟然加深,達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趙高是個宦官,但凡中國歷史上的宦官,一言不合就會進讒言,這是他們的生存法則。趙高對秦二世說:「丞相李斯參與沙丘密謀,但他的地位并沒有提高,丞相還是丞相,很顯然他的目的是想割地稱王。李斯和反賊陳勝等人都是老鄉,所以李斯的兒子李由擔任三川郡太守,只防守而不反擊,他們之間有書信往來。李斯父子倆通匪,任由賊人橫行,請陛下明察」。
經過趙高這一通的胡說八道,李斯被秦二世扔進了監獄,而且交給趙高來審案。可悲的是,此時李斯的兒子李由還在為大秦帝國賣命,并且正在與劉邦、項羽鏖戰,然后很不幸的戰死在沙場,說李斯父子勾結反賊,實在是太冤枉了。
趙高派親信輪番上陣,對李斯進行殘酷的嚴刑拷打,據說被打了1000多下。李斯經不住這樣的折磨,于是屈打成招,承認自己犯下通匪的罪行。那就好辦了,李斯被判了死刑,然后出現了文章開頭那一幕。由于李斯的大兒子李由戰死沙場,因此和李斯一塊去死的是他二兒子。說這些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李斯最終被夷滅三族。

李斯如果及時退居二線,不參與趙高的陰謀,歷史將會是另一個樣子。扶蘇不會無辜死亡,蒙恬蒙毅也不會喪命,大秦帝國更不會因此而滅亡。他的后人也許會成為世家大族,享盡榮華富貴。然而,李斯被權力的欲望所迷惑,選擇了錯誤的道路。他的決定讓他走向了不歸路,也讓他失去了曾經的榮耀和后人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