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結婚了,到底是嫁到婆婆的家里,成為其中的一員,還是和老公組建新的家庭,在許多人心中,還是很難分得清楚。
畢竟,就算女人和老公買了新的房子,跟婆婆住在不同的屋子,如果婆婆過于干涉女人的小家庭,那實質上,女人還是嫁到婆婆家里了。
婆媳關系,永遠是女人遇到的大難題,只有學會如何處理婆家的關系,才能有更多的自由,去經營和老公兩人的小家。

在出嫁之前,媽媽曾經對我說:「一個女人,出嫁之后,娘家的事就別管了,公公婆婆的家務事,也不要隨便插手,隨意給出自己的建議,因為,那都不是自己的家。」
對于媽媽的話,我一直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養育了自己20多年的娘家,不是還有父母在嘛,憑什麼就別管了。
至于婆家的事,還沒結婚的我,還不知道如何去判斷,媽媽的話到底有沒有道理。
直到我結婚了,又生了女兒之后,我發覺媽媽的話,或許就是她幾十年生活經驗的總結,特別的有用。
01、為什麼娘家的事別管
除非是獨生女,否則在多子女的家庭里,女人出嫁了,即使娘家還有疼愛你的父母,那個家就不再是你的家了,尤其是你的哥哥或者弟弟有了老婆之后。
這句話雖然很刺耳,但是卻又非常真實,有兄弟姐妹的已婚女人當中,有這樣經歷的人,顧計不在少數。
去年,小吳跟男朋友領了證,還各自在對方的家鄉擺了婚宴,無論是法律上,還是親戚朋友的認知里,已經是結婚的人了。
前段時間,小吳回娘家探親,看到自己原來住的房間,堆滿了雜物,心里就有些不高興了,所說自己出嫁了,娘家還是自己的家,怎麼連房間也不留一間。

在一家人吃飯的時候,小吳就提出疑問,自己以前住的房間,為什麼變成了雜物間?
聽到小吳的話,正在吃飯的哥哥和嫂子,臉色有些不好看了,媽媽在一旁趕緊接過話,說那個房間空著怪可惜的,就想到用來放東西了。
既然是媽媽的決定,小吳就沒有再糾結這個問題了,反正嫁了快一年了,從來沒在娘家住過一晚。
過了一段時間,媽媽打電話給小吳,吞吞吐吐地跟她說起上次的事,嫂子覺得她出嫁了,還插手娘家的事,實在不應該。
媽媽說,以后逢年過節了,回來娘家就不要亂說話,更不要多管閑事,開開心心聚一聚,好好過自己的日子,父母就放心了。
媽媽說得話,讓小吳難受了許久,不過,她轉念一想就釋懷了,父母以后的日子,是跟哥哥、嫂子過的,自己又不是經常回去,萬一不小心激化了他們之間的矛盾,娘家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02、為什麼婆家的事要裝瞎
家,是講情的地方,而不是講理的地方。
女人結婚了,嫁到婆家,一定要拎得清一點,婆家的人,包括自己的老公,他們是血濃于水的人,再說,他們一起生活了幾十年,彼此之間的生活習慣、做事方式,早就同化了。
我一個同學,嫁到北方去了,婆媳關系弄得一塌糊涂,時常跟我訴苦。
比如說,她發現婆婆她們,特別不愛洗澡,就算在夏天,也是兩三天才洗一次。同學忍不住了,就向她們提出建議,出太多汗身上不舒服,把身體洗得干干凈凈,晚上睡覺會睡得好。
想不到,大家都不理她,以前是怎麼樣的,后面還是怎麼樣。當然了,這只是其中一件很小的事情,由于生活方式和習慣的不同,還有許多類似的事。
同學發現了,無論她說的話有理還是無理,婆家的人聽了就算了,很少按她的話去做,她確實挺無奈的,還好,婆家的人對她的態度還是挺好的,這是讓她唯一欣慰的地方。
我把媽媽的話告訴同學,結婚之后,對婆家的事,女人一定要裝瞎,公公婆婆的事,不要胡亂插手。
有時候,好心插嘴說出自己的建議,在我們看來,是善意的提醒,或許換來的是別人的誤解,自己在婆家指手畫腳,有要當家做主的打算,招來婆家人的厭惡。
所以說,就算我們覺得公公婆婆的做法有不對的地方,大可以讓老公去溝通,畢竟這個免費的橋梁,能緩解自己和公公婆婆之間的關系。

總結語:
父母要告訴女兒:娘家的事別管,婆家的事裝瞎,因為都不是自己家。
要想婚后的生活不至于一地的雞毛,對于娘家的事,除非娘家的人開口要求,否則就不要管;對于婆家的事,能自己不說的就不要說,讓老公去說。(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必刪除)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