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藩王選講(壹)-秦王朱樉支系
2023/07/25

(本文的所有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總計7031字,閱讀完大概需要22分鐘)

他大哥是太子,有著嫡長子的光環,所以他不敢妄想大哥那樣的地位。

後來他大哥病逝,老父親也沒有選擇他,也不會選擇他,而是選擇了大侄子。當然,這也是《皇明祖訓》之規定。

再後來,他也蹊蹺地去世,走在了老父親的前面。

他的一生,就如同后續世代的子子孫孫一樣,大多數時候,都低調,沒有存在感,即便是犯了錯誤,數百年來知曉或者指責他的人都不多。

今天,明朝藩王選講,我們講第一位,秦愍王朱樉以及秦王支系的故事。

生于亂世,生母成謎

朱樉,1356年12月3日出生,當時華夏大地還處在蒙古人的統治之中。

根據《明史》的記載,說朱樉的母親是馬皇后,這里存在著一定的爭議。因為後來老四朱棣當皇帝后,把自己母親這回事兒給做了一些藝術潤色,同時也潤色了大哥二哥三哥以及五弟的母親。

現在查《明史》,五個兒子都是馬皇后所生,換言之都是嫡子。關于朱棣的生母問題,請各位看客移步《省愚說明帝-明成祖朱棣》章節有著詳細論述。

我們也暫時姑且就認定朱樉是馬皇后所生吧。這樣一來,假如朱元璋的前面五個兒子都是馬皇后所生,那麼老二朱樉比大哥朱標小13個月又18天,比三弟朱㭎大12個月又15天。

只能說馬老太真厲害,都不歇息一下。

受封秦王

明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初七,老二朱樉被封為秦王,當日同時受封的還有三弟朱㭎被封為晉王,四弟朱棣被封為燕王,五弟朱橚被封為吳王(8年后改封為周王),六弟朱楨被封為楚王,七弟朱榑被封為齊王,八弟朱梓被封為潭王(當時才7個月大),九弟朱杞被封為趙王(當時也是7個月大),十弟朱檀被封為魯王(當時不足兩個月大)。

與他們有差異的是,他們的大哥朱標,在1368年朱元璋稱帝成立明朝,就立刻被立為太子。所以這里也有一個說法,說只有朱標才是馬皇后所生,其余的兒子都不是,另外馬皇后生過兩個女兒是真的。老朱心中嫡庶有分,心里很清楚,所以冊立的時間也有端倪。老四朱棣非要把自己改成是馬皇后所生,也就不得不把二哥三哥的親媽也改了,順道還幫五弟也把親媽給改了。

就藩西安

洪武十一年(1378年)五月初四,21歲半的朱樉,帶著家眷,就藩西安。當時他還沒有兒子,朱樉的6個兒子,應該都是先后于西安出生。

歷史上無朱樉畫像,只能用電視劇形象代替,錢泳辰飾演

就藩臨行前,朱元璋在給朱樉的璽書中寫道:「關內之民,自元氏失政,不勝其敝。今吾定天下,又有轉輸之勞。西至于涼州,民未休息。爾之國,若宮室已完,其不急之務悉己之。」這段話什麼意思呢?很簡單,一句話說,老朱讓二兒子別折騰西安以及周邊的老百姓,他們在元朝的殘暴統治下,吃苦吃得夠多了。

宗人府令,過失還京

由于作為各位藩王中最年長的一位,所以朱樉還被老父親賦予宗人府令的職位。

所謂宗人府令,通常稱宗人令,意為掌管明朝皇帝九族的宗族名冊,并按時撰寫帝王譜系,記錄宗室成員子女的嫡庶、名稱封號、嗣職襲位、生卒年間、婚嫁、喪葬謚號等事。凡是宗室陳述請求,均為之向皇上匯報,并引薦賢才、記錄得失等。

給予朱樉這樣的位置,可見朱元璋還是很器重自己的次子,這畢竟是自己的親兒子,哪怕他有可能是庶出,也是自己的骨肉血脈,哪怕他有一點驕橫呢。

不錯,朱樉,的確有一點點驕橫。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因朱樉在藩國過失較多,被召還京師。至于具體是什麼過失,無非就是對于下屬女眷等過于苛刻,對于百姓,沒有做到施仁政。朱元璋當時已經是年過六旬之人,他親自叱責自己次子或許不太妥,所以大哥出馬比較合適。

朱樉在皇太子朱標解勸之下,發誓要學好,次年朱元璋放朱樉回到藩地。

明秦王府門口的銅獅,顯然,是修復過的

同時,朱元璋認為太子朱標能夠鎮住次子朱樉,所以晚期兩次派太子朱標去往秦地關中巡視。1392年,皇太子朱標去秦地巡視返回南京不久后病逝,換個角度想,或許沒有這位有一點任性的二弟,朱標會不會就不用去,朱標如果不去的話,他或許也就不會那麼早去世,誰知道呢?

蹊蹺去世

由于秦王朱樉在朱元璋所封諸藩王中年齡最長,兵權最重,故有「首藩者,宗盟之長」之稱。可就是這位宗盟之長,最后蹊蹺的去世,又一次給當時已經垂垂老矣的朱元璋一記重擊。

1392年,皇太子朱標的病逝令朱元璋久久無法釋懷。而三年后的1395年4月,次子朱樉突然去世,再次讓老邁的朱元璋長久痛苦。

就在朱樉去世那年的正月,朱樉還受朱元璋的命令,率平羌將軍寧正等人征洮州,并且獲勝,受到朱元璋的賞賜甚多。所以,朱樉病逝的,這可能嗎?從邏輯上判斷,不可能。

根據后續對于史實的推斷,以及朱元璋寫給自己兒子的祭文來判斷,

朱樉很可能是被毒死的。

根據《太祖皇帝欽錄》的記載,朱元璋在撰寫的祭文中指朱樉因虐待宮人,被「三老婦人」在「櫻桃煎」中下毒毒死。同時提及到朱樉在自己的王府驕縱,對王府內的宮人進行殘酷的刑罰,記載為:「有割去舌者,有體埋于深雪內凍死者,有綁于樹上餓殺著,有用火燒死死者。老幼宮人見之,各憂性命難存,以致三老婦人,潛地下毒入于櫻桃煎內,既服之后,不移刻而死」。

總之,基本上可以認定,朱樉在大哥朱標去世后,認為老父親舍不得責罰自己,大哥不在,也無人可約束,軍中戰功卓絕且偏安一隅,也不覬覦帝位,自己便可以隨心所欲。

當他把隨心所欲發揮到過度的情況下,也給自己帶來了死于非命的條件。

1395年4月9日,朱樉去世,享年38周歲。朱元璋下詔說:「朕封建諸子,以爾年長,首封于秦,期永綏祿位,以藩屏帝室。夫何不良于德,竟殞厥身,其謚曰愍。」朱元璋親自為故去的兒子上謚號為「愍」,所以歷史上也稱朱樉為秦愍王。

朱樉去世后的半個月,朱樉的王妃王氏自盡殉葬,夫妻二人合葬。

一位傳奇的王妃

前文提了一句朱樉的王妃王氏,這可是一位傳奇。

《倚天屠龍記》,各位看客都應該看過這部小說或者對應的電視劇吧,如果我告訴您書中女主角趙敏的原型就是朱樉的這位王妃王氏,您相信嗎?容我娓娓道來。

秦王妃王氏,蒙古人,元末將領王保保之妹。說到這位王保保,也是一位傳奇人物。

王保保,本名擴廓帖木兒,元朝大將察罕帖木兒的外甥也是其養子。王保保出生于安徽臨泉縣,漢化的素養頗深。作為元朝被擊退回北方草原后的重要將領,王保保也算是北元早期的軍隊支柱,朱元璋曾經評價王保保為「天下奇男子」。

回過頭說這位王氏,作為奇男子的妹妹,她是什麼樣的契機成為了朱元璋的兒媳婦兒呢。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也是元最后一年)四月,王保保外祖父、養祖父梁王阿魯溫以汴梁歸降明朝。這位阿魯溫也是元末的一位奇人,一方面王保保是他的外孫,但是他的兒子察罕帖木兒既是王保保的親舅舅,又是王保保的養父,所以也算是王保保的養祖父。歸降明朝后的阿魯溫也算是得到了善終,當時歸降的時候,王保保并未隨外祖父一起歸降。

洪武三年(1370年,明朝已經成立),王保保與明朝大將徐達(朱棣老丈人)在沈兒峪交戰。王保保戰敗后,僅與妻子數人逃走,不出意外的話,此次戰役后,王保保的妹妹被明軍俘虜。

另一方面,朱元璋對王保保評論甚高,稱其「天下奇男子」。洪武四年(1371年)九月,朱元璋選擇了王保保的妹妹王氏為15歲的次子朱樉的王妃。

現代學者將這樁婚姻歸為策略婚姻,或說朱元璋試圖「同蒙古貴族交好,以達到分化北元勢力的目的」,換個角度思考,也是為招降王保保。

朱元璋冊立王氏的秦王妃,其冊文流傳至今;

「朕君天下封諸子為王,必選名家賢女為之妃,今朕第二子秦王樉,年已長成,選爾王氏,昔元太傅、中書、右丞相、河南王之妹,授以金冊,為王之妃,爾其謹遵婦道,以助我邦家敬哉。」

沒有記錄顯示王氏生育過子女。朱樉的次妃是開國名將鄧愈的女兒,鄧氏生下了朱樉的長子朱尚炳。換言之,朱樉的6個兒子都非嫡出。但實際上朱樉與王氏的關系怎麼樣呢?根據后世的探尋,二人關系非常不好。

后世從朱元璋為兒子朱樉所寫祭文來看,朱樉最寵愛的還是次妃鄧氏,所以也能找出為何王氏沒有子女的根本原因。朱元璋也指責兒子寵愛次妃鄧氏,也是因為聽信了鄧氏的話,朱樉將王氏囚禁于別處,待遇如同囚犯一般。但是同時,鄧氏也有種種過錯,因錯被責備后,鄧氏隨即自縊身亡。朱元璋再三要求朱樉禮待王氏。但朱樉從未聽從過父親的教誨,仍將王氏幽禁王府中。由此,一個偌大的秦王府便沒有一個理清家規的女主人,由于王府無主,次序混亂,最終,老幼宮人在擔憂之下,毒死了朱樉。

現在簡單說為何王氏是《倚天屠龍記》中趙敏的原型。書中設定的女主角趙敏為察罕帖木兒之女,察罕帖木兒恰好也是王保保的父親。從這個角度來看,幾乎可以認定趙敏也就是這位秦王妃的原型,只不過小說故事的傳奇內容以及與張無忌之間的愛情故事,就屬于藝術潤色了。

秦王譜系

朱元璋在為次子朱樉所立的譜系為:

「尚志公誠秉,惟懷敬誼存。輔嗣資廉直,匡時永信惇。」

從尚字輩開始,名字皆為三個字,第三個字以「火土金水木」五行逐輩循環排列。但是縱觀整個明朝歷史,秦王這一家都顯得極為低調。所以到了南明時期,站出來舉起反清大旗的反而是魯王支系、唐王支系的后人,最應該站出來的次子秦王后人卻十分低調。

二代秦王朱尚炳

說完秦愍王朱樉之后,聊一下朱樉的后人,先說二代秦王朱尚炳。

秦隱王朱尚炳(1380年11月25日-1412年4月21日)秦愍王朱樉之庶長子,明太祖朱元璋第九孫,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六月丙寅襲封秦王,去世后謚號為「隱」,所以史稱「秦隱王」。

作為朱元璋的第九孫,那麼他的八位堂哥都是誰,我們簡單捋一捋。

1. 長孫朱雄英,嫡長孫,嫡長子朱標之嫡長子,1374年12月1日出生,至于他的名字為何沒有按照字譜和五行命名,我們以后專門講。朱雄英出生時,朱元璋46歲。

2. 次孫朱濟熺,三子朱㭎之嫡長子,1375年5月19日出生。

3. 第三孫朱允炆,惠宗建文帝,嫡長子朱標之庶次子,1377年12月5日出生。

4. 第四孫朱高熾,仁宗洪熙帝,四子朱棣之嫡長子,1378年8月16日出生。

5. 第五孫朱允熥,嫡長子朱標之嫡三子,1378年11月出生。

6. 第六孫朱有燉,第五子朱橚(木肅)之嫡長子,1379年2月6日出生。

7. 第七孫朱濟燁,三子朱㭎之庶次子,1379年11月4日出生。

8. 第八孫朱有爋,第五子朱橚(木肅)的嫡次子,1380年3月11日出生。

1356年出生的朱樉,直到1380年11月才當爹,而且長子還是次妃所生,非嫡出。朱樉當時已經24歲半,那個年代橫向和兄弟們比較,的確是有點晚了。比如朱樉的三弟朱㭎,16歲6個月又1天的時候,就當爹了。

在朱尚炳出生前,朱樉的大哥朱標已經生了三個兒子,三弟朱㭎生了兩個兒子,四弟朱棣生了一個兒子,五弟朱橚生了兩個兒子。這也能從側面印證出,朱樉與趙敏原型秦王妃王氏之間關系真不好,他注定不是張無忌。否則,快使用雙截棍呵呵哈嘿,那豈不是……此處省略3000字。

順便說一句,在朱尚炳出生后的36天,朱元璋迎來了第10個孫子,燕王朱棣的嫡次子朱高煦出生,是為朱元璋第十孫。

朱尚炳雖說在祖父的孫輩里只排在第9位,但是這畢竟是嫡次子的長子,雖說不算嫡出,但是他的母親鄧氏也算是次妃,比一般侍寢的妾室的級別還是高很多。所以,出生后的朱尚炳還是備受祖父喜愛。

所以不久之后,朱尚炳就被封為世子,意思是以后要繼承王位的,幾乎前后幾年之內,也被封為世子的還有晉王世子朱濟熺和燕王世子朱高熾與周王世子朱有燉,這幾位的世子封號都是朱元璋在世的時候賜予的。

在嫡長孫朱雄英夭折后,朱允炆,朱尚炳,朱濟熺,朱高熾與朱有燉,作為各自家中的老大,生活在南京,一起讀書,一起長大,情同手足。所以換個角度思考,後來靖難之役,朱允炆與朱高熾劍拔弩張的時候,不知是否想起幼小時候祖父給予的諄諄教誨。

朱尚炳15歲的時候,父親朱樉去世,朱尚炳接過父親的衣缽,襲封秦王,也是整個明朝第一位以世子身份襲爵的藩王,那一年他還不足15歲。

後來靖難之役,三哥(堂哥)朱允炆被四叔朱棣打得從地球上都找不到蹤跡了,建文年號如過眼云煙,人們很快生活在了永樂年間,永樂六年(1408年)朱尚炳犯了糊涂。

那一年,朱尚炳施僭越行為,稱自己的父母秦王朱樉及其次妃鄧氏為皇考妣,甚至追認自己的生母鄧氏為愍烈妃,罔顧母親鄧氏是受到祖父朱元璋的叱責處分,甚至其母鄧氏的自縊身亡也與祖父的叱責有關。這樣的僭越,肯定你四叔不會放過你的。當年,他四叔朱棣準備討伐韃靼,找個借口,秦王護衛兩萬人被朱棣抽走,再也沒有返還。這里說說親王級別的護衛,相當于自己的御林軍,這意味著什麼,各位看客想必心知肚明。

但似乎朱尚炳心中還是不服。永樂九年(1411年),朱棣遣使者至西安,朱尚炳稱疾不出迎,見使者又傲慢,朱棣知曉后,還是給了侄子的面子,將王府官吏逮捕治罪,并賜朱尚炳書曰:「齊王拜胙,遂以國霸;晉侯惰玉,見譏無后。王勉之。」顯然,這就是告訴你,該聽話了孩子。

朱尚炳見到書后,還是懼怕四叔的威儀,所以親自來朝謝罪。然而第二年(永樂十年,1412年)三月,朱尚炳薨逝,享年31周歲,死因史實未明記。

十一世傳十六王

朱尚炳實際還有5個弟弟,按照祖訓,5位弟弟皆被封為郡王,他秦王的位置由自己嫡次子朱志堩繼承,后續秦王也都出自于朱尚炳的后代。

第三任秦王朱志堩不足20歲便薨逝,無子,按照祖訓,由朱志堩的庶長兄朱志均(朱尚炳庶長子)襲位秦王,是為第四任。

結果不到兩年,朱志均又薨逝無子,便由朱尚炳的第三子朱志(左邊土字旁,右邊上面一個㓞下面一個系,讀作qie4)即位為第五任秦王。

他活了51歲,傳位給嫡四子朱公錫為第六任秦王。

朱公錫49歲薨逝,傳位給唯一成年的兒子朱誠泳是為第七任秦王。

朱誠泳40歲薨逝,無子,無兄弟,便只能從父親朱公錫的庶長兄朱公銘的后人中選擇,朱公錫的嫡四子朱誠澯的庶長子朱秉欆按照順位繼承秦王,是第八任秦王。

朱秉欆21歲便去世,留下一個兒子朱惟焯,是第九任秦王。

朱惟焯享年45歲,無子,就只能繼續按照順位來排找應該輪到誰。便輪到朱公錫的庶長子朱誠潤的后代,由朱誠潤的曾孫朱懷埢即位,是為第十任秦王。

朱懷埢42歲去世,由子朱敬镕即位,是第十一任秦王。

朱敬镕35歲去世,由長子朱誼澏即位,是第十二任秦王。

朱誼澏出生未見記載,1586年去世,無子,由其弟朱誼漶繼承秦王,是第十三任。

朱誼漶崇禎年間大概在1639年之前去世,未記載享年,他的三個兒子先后成為秦王,朱存機是第十四任秦王;朱存極為第十五任秦王;朱存(木釜)為末任秦王。

此所謂,十一世傳十六王。

后代秦王皆低調

后代的秦王,幾乎都很低調,除了前文提到的第十任秦王朱懷埢在繼承秦王爵位的路上遇到了叔父朱惟燔與其斗爭王位之外,整個秦王支系,幾乎都沒有太多的故事。

秦王位傳襲圖

同時也能看出,整個秦王支系,活過50歲的王爺都沒幾個,彼時彼刻的醫療水平確實不高。

永壽國叔侄爭襲

朱樉將第五子朱尚灴封為永壽王,是為郡王級別,依然按照以嫡立長的方式逐代傳襲。當傳至第五代永壽王朱秉(木黨)的時候,由于朱秉(木黨)的正妃無子,庶長子朱惟燿早卒,而繼妃邵氏認為自己雖不是正妃,然后獲準成為繼妃,為其所生第六子朱惟燱便是嫡子了,理應繼承王位,便與朱秉(木黨)的長孫朱懷墡爭奪起了王位。

所謂叔侄相爭,可嘆可悲。整整十年,二者互不相讓,永壽王之位只能空缺,朝廷都不能決斷。最終,秦王朱懷埢上書為朱懷墡辯白,嘉靖二十八年,世宗皇帝認定朱惟燱不能稱嫡子,才由朱懷墡確認承襲了王位。

通過此次爭襲永壽王一事,明朝下令今后郡王正妃薨后不得再立繼妃。立繼妃,會顯然打破已有諸子的平衡,實乃下策。

傳至存字輩,全劇終

第十三任秦王朱誼漶是從自己沒有子嗣的兄長朱誼澏那里繼承的王位。朱誼漶的生卒年都沒有記載,我們來分析一下。

朱誼澏、朱誼漶兄弟的父親秦靖王朱敬镕1541年出生,1576年去世。朱誼澏在1575年被封為秦王世子。一般十多歲左右封為世子的情況比較多,所以按照常理,很可能朱誼澏出生在1560年至1565年左右,而朱誼漶大概出生在1565年至1570年前后。

曾經有記載說,朱誼澏1586年去世的時候三十六歲,那麼他是1550年出生?那麼朱敬镕9歲當爹?顯然這不可能,所以姑且認為三十六可能為誤記,有可能是二十六歲。

那麼就姑且認為朱誼澏1560年出生,其弟朱誼漶只能是1561-1575年這個時間段出生,比較大的可能性。大約在1565年-1570年出生。再分析,朱誼漶的長子朱存樞有記載是1592年出生,所以其大機率是1570年左右出生。

朱誼漶是1587年做的秦王,在位大概50年,其長子朱存樞比他去世還早。其次子無記載,可能早夭,最終由第三子朱存機(1595年出生)在1639年即位。所以姑且猜測朱誼漶享年大約67歲左右,在位50年左右,應該是秦王支系中壽命最長且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

朱存機即位不足兩年便去世,享年45周歲,有一女,無子。便由朱存機的弟弟朱存極即位成為秦王。他有可能在1641年按照順位襲封秦王,但是他身上的污點在于1643年先向李自成投降,1644年又向清朝投降,沒辦法,可能確實打不過,那時候秦王手里還有多少能打的兵士已經無可考了。

1646年農歷五月,弘光帝朱由崧(與朱存極平輩)在北京被清朝處決,一同被處決的,就有這位秦王朱存極,當時朱存極年齡大約在50歲左右。我們在說明帝系列的明安宗朱由崧章節對于當時的死亡名單有過詳細論述。

或許也是因為當時秦王支系與帝系(燕王支系)走得很近,一同作為俘虜呢,哪兒有時間籌劃重振旗鼓,所以秦王的后人沒有出來稱帝舉大旗或許也礙于此原因。

而末任秦王朱存(木釜)是朱存機、朱存極的弟弟,在永歷三年(1649年)被明末著名將領趙榮貴推舉為秦王,畢竟按理說他也應該是秦王。同年,攻打階州,也就是現在的甘肅省隴南市,失敗,投河自盡。至此,傳至存字輩,秦王支系全劇終。

或許也是冥冥之中的注定,秦王支系傳至存字輩,後來為帝的燕王支系傳至由字輩,存由平輩。秦支系最后一輩為王有朱存機、朱存極、朱存(木釜),燕支系最后一輩為帝有朱由校、朱由檢、朱由崧、朱由榔。打個歷史虛無主義的比喻吧,也虧得朱樉去世早,府內老少大娘下手狠,不然,還輪不到朱棣。

用完濕巾,記得把蓋子拆下來,放在衛生間特別實用,都看看吧
2024/01/15
泡海帶時,不要直接下水泡,多加2樣東西,10分鐘泡還好沒腥味
2024/01/15
煮餃子,怎麼煮才勁道好吃?記住4點,不破皮不露餡,特好吃
2024/01/15
定期存款要到期的,一定去做三件事,否則就不是利息損失那麼簡單,不知道的虧大了
2024/01/15
出門前,記得用鑰匙碰一下門把手,很多人不知道咋回事,看完漲見識!
2024/01/14
今天才知道,羽絨服領子上的這塊布,還有如此神奇的「用處」,早知早受益
2024/01/14
牢記買房4個原則:買南、買邊、買三、避四,基本就不會選錯房
2024/01/11
「天收人,有跡象」:老天要帶人離開,會降下這5種征兆!
2024/01/10
洗衣粉里加點白醋,作用太厲害了,解決家家戶戶大煩惱,省時又省錢!快看看!
2024/01/10
才發現,馬桶堵了,用這2招,輕松搞定,再也不花冤枉錢,可惜都不知!
2024/01/10
拉鏈一邊壞了先別換,用這個辦法快速修復,不留一點痕跡
2024/01/10
手機電池發燙不耐用?教你關閉手機這些開關,電池耐用不發燙
2024/01/10
家里「灶台」易變臟?只需1根「香蕉」,立馬潔凈如新,太厲害了
2024/01/10
凍肉千萬別再用開水泡了,學會這招,幾分鐘就能全化開,簡單又方便
2024/01/10
如果你家房子有這5種現象,恭喜了,很容易出貴人,馬上要走大運了
2024/01/09
電熱水器一直開著好,還是隨用隨開好?聽聽專業維修師傅怎麼說,別再做錯!
2024/01/08
掃了30年的地才發現,塑膠袋套在掃把上,家家戶戶的難題就解決,早學會早受益
2024/01/08
臥室大床萬萬要擺放成這樣,暗喻越住越富裕,懊悔沒早聽說
2024/01/07
才知道,原來清洗毛巾這麼簡單,水里撒一把它,搓一搓,潔凈如新,趕緊看看
2024/01/07
塑料瓶上插幾根竹簽,放在家里省錢又實用,超市買一個要幾十元!
2024/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