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上看到一個高贊故事:
當年大學畢業后,我和女友各奔東西,後來在一個晚上,偶然又看了一遍周星馳的《大話西游》,當至尊寶擁吻紫霞的時候,蕩氣回腸的音樂響起,讓我潸然淚下,第二天我收起行囊踏上火車往她家趕,如今十年過去,我們已經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我想這就是電影的價值吧!
故事讀完,腦海中浮現出作家劉同的一段話:「有些人即使不能在你的生命中長久停留,但卻因為你的存在,他們的生命變了軌跡,朝著另一個春暖花開的方向前行,這未嘗不是一個好的結果。」
然而,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現實生活中的周星馳,感情卻沒有這般幸運。
01
聽聞愛情,十有九悲
有一段時間,有記者爆:「周星馳結婚了」。隨后,周星馳否認已婚的消息,登上熱搜。
記憶中,周星馳還是俊采星馳的星仔。
在他的影片中,尹天仇後來和柳飄飄在一起了,唐伯虎終于娶到了秋香,陳玄奘對段小姐說出了:「我愛你」......
而現實中的周星馳,從星仔到星爺,幾段戀情,一一散場。
從青絲到白髮,57歲的他孑然一生,讓人唏噓。
影片《大話西游》中有段經典台詞:
「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到失去時,才后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于此。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子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是周星馳有次坐公車,看到窗外風景疾馳而過時,自身情感所悟,後來改寫進了電影。
這世上,有人一生都在演戲,有人用戲演一生。
18年后,周星馳導演了《西游·降魔篇》,其中有段台詞:
陳玄奘:我第一次見到你就愛上你了。
段小姐:愛多久?
陳玄奘:一千年,一萬年。
柴靜在訪談中問道:「為什麼要用多年前的這幾句話?我可不可以理解說,這是一個不由分說的想法,我就想在這個時候說出我一生中想說的這句話。
」
周星馳突然有些怔住說:「對,對,你有這樣感覺嗎? 」
柴靜說:「對。 」
周星馳喃喃道:「謝謝你啊,謝謝。」
年輕的時候,以為一切都還有機會,以為還有一萬年那麼長的時間可以去愛。而有一天突然發現,曾經的咫尺,一轉身就成了天涯。
才明白:有時候,你以為只是錯過了一個人,其實錯過的是整個人生。
感情中最可悲的是,當你學會了愛一個人,卻已經沒有了愛的自由;當你發現心中最牽掛的那個人,對方卻早已消失。
18年前紫霞仙子說: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我知道有一天他會在萬眾矚目下出現,身披金甲圣衣,腳踏七色云彩來娶我。
這不是神經病,是理想。
18年后段小姐說:我有一個小理想,就是可以找到一個如意郎君,跟他一起組織一個小家庭生小寶寶,然后簡簡單單過生活,那個人就是你。
很多時候,人總是在跨過了山川人海,才明白原來人生中,那些曾經不以為意,看似最簡單平淡的,卻最是難得到。
人生的事總是這樣,兜兜轉轉,倏忽半生,方才明白: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經年以后,回憶往事,方才發現:從前到現在,愛還在。
02
人生實苦,永不認輸
有人說:周星馳的電影來自他的人生劇本,也是我們太多人的人生劇本。
微博上一位網友更新了動態:長大后才明白,這個笑就是人生。配圖是周星馳在《喜劇之王》中的劇情照片。
年歲漸長才體會到,人生多少事,最后都藏在了這泯然一笑中。
鮮有人知,劇中的尹天仇就是周星馳真實的人生寫照。
他在成名前,有過6年的跑龍套生涯,曾經為一個死尸角色花費一升口水爭取,在謾罵和歧視面前,尷尬賠笑。
知乎上有人寫道:周星馳的電影就像糖果,滿口的甜,卻不知在哪個失意的深夜中,突然反了酸。
也有人寫下:小時候,你讓我們笑。長大后,你讓我們哭著笑。是你告訴我,笑對坎坷。
人生如茶,浮沉于世。只有真正嘗過人生的艱難不易,人情的冷暖涼薄,才會明白,曾經看到電影中那些荒唐可笑的劇情,是長大后才懂得的真實人生。
而周星馳要告訴我們的是,有多少人不是如尹天仇一樣,一邊在生活的窮追猛打之下,精疲力盡,一邊面朝大海,大喊:「努力、奮斗。
這一路,現實或許會無數次將你碾壓的頭破血流,但也會在某一刻像《功夫》中,將你的任督二脈打通,在生活的種種刁難面前,永不認輸。
一生最不辜負自己的活法,莫過于隱忍的翻過了懸崖峭壁,趟過了冰冷河水后,一個人活成了千軍萬馬,擋住來自生活的利箭。
所有曾經受過傷的地方,最后都成為了最強壯的地方。
所謂成長,就是哪怕身處泥淖,依舊仰望星空。哪怕前路一片漆黑,什麼都看不見,也依舊期待黎明。
03
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苦海翻起愛恨,在世間難逃命運。
看過一個故事:有個年輕人去看醫生,他問:「我為什麼不快樂呢?」醫生告訴他:城東有一個小丑,他能讓所有人笑。我想,他一定能幫助你的。年輕人沉默了一會兒,似笑非笑的揚了揚嘴角,又垂下眼眸,說:可是,我就是那個小丑啊。
周星馳就像故事中的那個人,作為喜劇之王,他曾逗笑過無數人,卻在流逝的歲月面前,滿目風霜。在人聲鼎沸面前,內心隱居深山。
導演王晶說:「真正能拍出喜劇的人,恰恰是悲觀的人。周星馳的滄桑和憂郁是從頭至尾的,他把所有的笑都留在了銀幕上,好像生活中你想看見他笑就得先付錢一樣。」
影片之外的他,不茍言笑,害羞靦腆。
工作中:嚴肅、認真,甚至偏執,為了拍好影片的每一個鏡頭,不惜得罪一切人,對于他人的評價,他從不做辯解,自始至終只想把電影的每個鏡頭拍到極致。他說:事比人重要。
于是有了「周星馳年」,在1992年,香港票房前十名電影中,他的電影包攬了前五名。
寧遠在《遠遠的村莊》中說:「孤獨是非常有必要的,一個人在孤獨時間所做的事,決定了這個人和其他人根本的不同。」
最好的作品都來自于孤獨。
所謂成長,就是明白了:人類的悲歡各不相通,即使擁有一個相愛的人,心中也有一片對方無法抵達的森林。
人最終要擁抱生命的孤獨,不斷學會與孤獨相處,在孤獨中找到真正的自我。
而關于孤獨的意義,作家張小硯曾說:
「後來許多人問我一個人夜晚踟躕路上的心情,我想起的卻不是孤單和路長,而是波瀾壯闊的海洋和天空閃耀的星光。」
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往后余生,愿你擁有大風和烈酒,也能享受孤獨和自由。
04
《西游降魔篇》里說:曾經痛苦,才知道真正的痛苦;曾經執著,才能放下執著;曾經牽掛,才能了無牽掛。
人生到了下半場,對手便只剩下自己。周星馳在知天命之年,變得淡然柔和。
曾經的愛恨情殤讓你在遺憾中懂得了珍惜余生,人情冷暖讓你變得柔和與包容,在義無反顧的追夢路上學會了堅持,在大把大把的孤獨時光讓你學會了自持。
一如作家木心所言:人生的最佳狀態是風風火火的冷冷清清。前半生活出赤子的神采飛揚,后半生擁有老者的返璞歸真。
不管是感情的牽絆,還是孤獨的宿命,抑或生活的泥淖。
永遠有熱氣騰騰的夢想,永遠心懷赤子之心,一生努力,永不言棄。
終有一天,當你在回望時光中:也能對自己說:歲月不饒人,我亦未曾饒過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