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幕讓人一下就對這個孩子產生了好感,也對這位媽媽的教育方法感到佩服,孩子看起來應該是習慣了扔垃圾,也很樂于幫助媽媽,忍不住想想自己家寶寶,也能做到這樣嗎?
很多寶媽知道需要要「用」孩子,卻不知道具體應該怎麼「用」,應該怎麼跟孩子交流,讓孩子做哪些事情,如何才能做到循序漸進,如何才能不讓孩子覺得反感。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困惑,可以參考一下這個寶寶自理能力時間表,科學地讓孩子「做家務」。
兩歲多的寶寶雖然比較叛逆,但是也喜歡自己做主,以及幫助爸爸媽媽。雖然此時寶寶能做的家務并不多,但是寶媽可以偶爾讓孩子幫忙遞一下東西,或者扔個垃圾,喊爸爸過來等等。
這個時候主要是讓孩子有一個自己也能幫到爸爸媽媽的意識,這會讓孩子發現自己的能力。
這個時候寶寶就可以承擔一些簡單的家務了。此時首先應該讓寶寶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例如說,收拾自己的玩具,選擇自己要穿的衣服,學習疊衣服,獨立刷牙等等。
此時孩子的雙手能掌握更多的精細動作,同時,孩子也已經習慣了,有想法自己去做,而不是每件事都找媽媽,也能夠記住一些簡單事情的完成步驟,需要的是多多鍛煉。
這個時候孩子就可以幫助媽媽做一些簡單的家務了,比如說擦桌子、擺碗筷、洗水果蔬菜等等,另外像自己穿衣服、收拾自己的書包等事情也難不倒他了。
此時寶媽可以在做家務的時候邀請孩子參與進來,剛開始的時候耐心的給孩子示范,孩子做得不好,可以多教幾遍,不要怕自己重新返工。還要對他多進行鼓勵和表揚,提高孩子的積極性,在作家務的時候要營造輕松的氛圍,這樣孩子會更愿意參與哦!
快六歲的孩子已經很懂事了,例如打掃房間、學習洗自己的小襪子等事情可以交給孩子來做。
媽媽可以跟孩子多進行溝通,讓孩子了解做家務的意義。要讓孩子知道,家務活雖然顯得瑣碎而沒有意義,但它本身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是必須要有人去做的,一直以來都是爸爸或媽媽在承擔,所以你才能那麼輕松,現在你有能力了,也要幫助爸爸媽媽。
首先,這樣做有利于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不至于讓孩子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人,對待勞動甚至生活,也會有更正確的認識。
其次,還能避免孩子形成驕縱、驕奢等不好的習慣,也避免寶媽自己過于溺愛孩子,這一點對孩子的未來也會有很大影響。
最后,做家務能讓孩子從小學會體諒父母,懂得自己幫爸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也是感恩教育重要的一課。
責任編輯: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