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女王馬薇薇曾說:「好好說話這項技能,大學沒有,人生必修。」
說好話,能更融洽地處理好生活、工作、情感上的關系。
現實生活中,不會說話的人往往要吃大虧。
不會說話還不自知,就更嚴重了。
看看下面4個說話低情商的特征,如果你有,請盡早做改變!
說話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喜歡成為焦點。
不管現場在談論什麼東西,都能被他繞回自己的身上。
職場人小艾的同事,是個妥妥的話題終結者。
把別人的話題終結,而開始談起自己的經歷、遭遇。
剛開始時,小艾把她當成公司唯一的知心人,有時會向她吐訴不快。
可每次說完自己的不快,同事就象征性地敷衍了幾句「是啊」「唉真的挺難受的」「確實是這樣」......然后開始長篇大論談自己。
小艾感情不順時,同事談自己情感的順暢對比;
小艾說到工作瓶頸時,同事談自己完美的工作成果;
小艾感到迷茫時,同事談自己活得清醒......
想要的是安慰和分析,卻只得到了對方的一陣吹噓自榮。
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就忽視了別人。
生活并非處處是你的舞台,要懂得為他人騰出位置。
懂得傾聽,簡單又可貴。
有這麼一種人,喜歡跟別人爭辯不休。
別人說上一句,他回上好幾句。
能損則損,能懟就懟,事后自帶快感。
你如果說,今天天氣很好。
他非要來一句,怎麼著,昨天天氣難道就不好嗎。
你如果說,這個客戶太難纏了,非要往錯的方向去指引。
他非要懟一句,你怎麼確定你就是對的?
你如果說,我今天撿了10塊錢,好開心。
他給你來一句,半年前掉了100塊打算怎麼解決。
他的回答就如灌冷水,非要讓你一哆嗦才肯停。
面對這樣的人,往往只能呵呵一笑,禮貌示意。
他自以為是小聰明,其實已經把人家的台階給踢翻了。
不僅讓別人感到不適,還會被附上「杠精」名號。
以后,大家會盡量躲遠,避免「中槍」。
說話牛頭不對馬嘴的人,喜歡聊天跑題。
說話喜歡常跑偏的人,正是對他人談話的不用心。
雙十一那天,麗麗被甩失戀了,發信息給閨蜜尋求安慰。
閨蜜一開始是震驚,然后就開始說女生在一起時要自立,在一起時更要打扮自己,在一起時要多做些什麼維持感情。
全程都是將原因歸咎麗麗身上,完全忘了她才是受害者。
麗麗向她強調,是被渣男甩了。
閨蜜表示安慰,緊接著又談起在感情中應該怎樣做。
如此一來,麗麗變得更難過自卑,開始懷疑是自己的問題。
連安慰的話都說不好,最好就什麼都不說。
說話不朝著調,就已經表現出對談話者的不尊重。
談話內容亂跑題,有時只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
說話聊天時,心直口快可以原諒,但口無遮攔卻遭人厭惡。
既不顧對方感受,又容易說些不合時宜的話,讓氣氛難堪。
高中的前桌,就常犯這忌諱。
一群人一塊出去玩,女孩子的眉毛畫粗了,他要說;
男生的衣服皺了褪色了,他要指出來;
玩的累了體力不支,他要嘲笑;
吃飯時有人「收尾」清盤,他也要調侃太能吃.....
一開始大家都和和氣氣,說的多了,難免有人面色難看。
而他卻毫無察覺,自以為幽默,一再使人難堪。
後來的聚會,大家「默認」地沒有帶上他。
說話不顧他人感受,往往是哪兒有往哪踩,生怕濺不出火花。
于是,無形間已經把所有人都得罪便了。
久而久之,也沒有人愿意與之同行。
寫在最后
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談到非暴力溝通模式的四要素:觀察、需求、需要、請求。
其實仔細理解,就是要懂得察顏觀色,站在別人的角度出發,真正做到高情商。
不管是職場還是生活,高情商的人往往才能走得更遠。
好好說話,不僅是門藝術,更是一項技術。
從現在開始改變,還不晚!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