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丹青解說
熱愛游戲 · 堅持原創 · 視角獨特
前段時間,官方公布了黃忠的調整方案,給一個呆射英雄增加位移,這無疑是一個非常重磅的調整。
經過一段時間的測試和打磨,在實裝到正式服之后,黃忠并沒有像預料中的那樣,因為擠入了位移射手行列,從而有效的提升了勝率。
從這兩日的數據來看,黃忠在巔峰賽和頂端排位的登場率,分別上升了1%和2%,但是勝率卻讓人大跌眼鏡。

調整前,黃忠在全分段的勝率為53.46%,調整后跌至50.83%,下跌幅度接近3個百分點。
調整前,黃忠在巔峰賽的勝率為51.66%,調整后跌至48.75%,下跌幅度同上。
調整前,黃忠在頂端局的勝率為51.55%,調整后跌至49.63%,下跌幅度接近2個百分點。
明明加強了,卻為何勝率直線下降?這可能是很多小伙伴,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件事,很多用黃忠的小伙伴,這兩天應該也感覺到有些「異樣」。
問題到底出在哪?簡單剖析之后,會發現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簡單,這里我簡單羅列點:

①位移換來的代價沉重
大家都知道,正式服的黃忠已經擁有位移的能力,可你知道這個位移能力,代價是什麼?
被動提供的攻擊和暴擊率,從固定值調整為隨等級成長,前期傷害能力大幅減弱,黃忠在前期的戰斗能力下降,只有后期才能和此前持平;

一技能提升的攻擊力下降,二技能破甲比例下降,大招前期雙抗提升50點,但滿級后仍然是400點不變。
一個位移,換來被動+一技能+二技能,傷害及破甲能力的全面下降!代價還是很沉重的,作為黃忠的忠實玩家,我還是喜歡呆射版的黃忠,寧可不要位移。
換個角度來看,官方這樣的調整思路其實也很正常,如果維持正常強度數據不變,硬是增加一個位移的話,那麼黃忠也很可能會超標。

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對英雄的調整都是基于平衡性考慮,太弱的英雄如果重塑后仍然拉胯,大多會走上重塑的道路。
太強的英雄,也不會一刀削廢,而是循序漸進式的降溫,直至強度平衡被玩家所接受。
②雖位列游射,卻名不副實
實裝之后,黃忠的確從一個呆射英雄,搖身一變成為一名游射英雄,無論把位移「安裝」在哪一個技能上,他終究還是能算的上一位游射型英雄。
但黃忠的機動性,明顯不能和其他游射相比,馬可波羅二三技能加起來有兩段位移,公孫離一二三技能加起來有四段位移。

孫尚香/戈婭/萊西奧雖然只有一段位移,可人家的位移并不是和大招合二為一,技能CD短可以頻繁使用,這一點老黃忠根本無法相比。
因為黃忠的位移和大招深度捆綁,不僅技能本身CD時間較長,而且位移后直接就坐地開大,不僅局限性不如一般游射,而且機動性也很一般。
盡管黃忠勝率表現未達預期,但畢竟有了位移的能力,配合閃現和魯班大師,也不失為提高容錯和生存的有效手段。
黃忠也還能玩,不過由于前中期削弱的緣故,盡量不要輕易掉點陣亡,保持良好發育到后期,黃忠依然還是非常厲害的,具體表現因人而異吧。
對于黃忠的調整,您認為如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喲。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