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平安一輩子,只有一個忠告:不要介入別人的因果,別不信
2024/04/13

佛陀說:「智慧不可傳,因果不能渡。」

三國時期,諸葛亮率領大軍平定孟獲,並且七擒孟獲。

第七次擒孟獲時,孟獲請來烏戈國的三萬藤甲兵助陣,由于藤甲兵有藤甲護身,刀箭不入,導致蜀軍大敗。

但是,智慧過人的諸葛亮卻找到了他們的弱點想出了火燒藤甲軍的計策,

設計將三萬藤甲軍引入了一個山谷,一把火把他們全燒死在了那裡。

火海中的士兵慘叫連天,痛苦非常,藤甲兵被燒的慘狀,令所有人都不忍直視,

諸葛亮也說出了這麼一句話:「吾雖有功于社稷,必損壽矣!」

這人世間,萬事萬物皆事出有因,有因必有果。自因自果,別人不可替。

01、何謂介入別人因果?

唐朝時期,有位百丈禪師在百丈山講解佛法普渡眾生。

每次來聆聽的僧侶百姓不下千餘人,而其中有一位白髮老翁,天天來得最早,卻離開的最晚,每總不願離去。

長此以往,就引起了百丈禪師的注意。

有一日,講經完畢,待眾人都散去後,百丈禪師叫住老翁,問道:

「這位老者,你為何每每都不願離去,是有什麼困惑吧?」

老翁說:「大師明鑑,我正有問題困惑不解,還望大師點撥,助我解脫。」

百丈禪師說:「你問吧。」

老翁說:「我在五百年前曾是這座山上的住持,也常講佛法。因有位雲遊僧人問:大修行的人還會落入因果嗎?

我回答:不落因果。結果因我回答錯了,被懲罰變成一隻野狐貍身而輪迴五百世,不得解脫。

請問大師,我究竟錯在哪裡? 」

百丈禪師聽完後,說:「你再問我吧?」

老翁又像剛才那樣,重復問了一遍。

這時,百丈禪師非常肅靜地大聲回答:「不昧因果。」

老翁聽後,立即高興地跪下來拜謝說:

「我終得解脫了,煩請大師慈悲,明天去後山山洞將我的野狐身火化,按和尚的禮儀安葬我,多謝。」

第二天,百丈禪師,果然在後山洞中,發現了野狐的屍體,便依和尚禮儀將其火葬。

就如,當年釋迦族被滅族時,佛並沒有出手介入,即使弟子試圖用神通多次幹預,最後也無法扭轉結局。

野狐禪的故事,告訴我們:大修行者不是不落因果,而是不昧因果,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無處可逃。如是因如是果,因緣際會,無人可有為,果報還自受。

「不昧因果者,無住而住,無欲無不欲,無戒無不戒,如是涅盤。」

世間萬事萬物,皆受因緣果報,所謂事不離因果,雖如此,

通透者看的明明白白卻能泰然處之,所以受即不受,事上有,心上無。

所以,古人告誡我們:「師不順路,醫不叩門,道不賤賣,法不輕傳,隨意介入他人因果,背負他人命運,擾亂他人氣數,損耗自身福報。」

因此,佛告誡我們:「菩薩畏因。」

可遺憾的是,世人眾生只知畏果,不知畏因,因而受果報。

02、良言難勸行惡人,大慈悲不渡無緣人。

王先生是個窮苦出身的人,他白手起家,憑藉自己的努力在外辛苦打拼10年成為了裝修公司的老闆。

有一次,在路上他碰見了一對向他乞討的可憐母子,男孩十七八歲的模樣,衣著襤褸,

臉龐消瘦目光呆滯,母親蓬頭垢面,卑微地讓人心疼。

當他看到如此情景時,彷彿看到了當年的自己,他也是不到20歲為了賺錢給母親治病,

獨自一人來到陌生城市打拼,曾經為了生存下去也乞討過。

于是他的心頭一陣酸楚,停下來帶著母子倆走進了一家餐館,為他們點了一桌可口熱乎的飯菜。

母子二人感動的痛哭流涕,母親更是直接拉著兒子跪在王先生面前,叩頭感激。

王先生簡單詢問後,原來男孩的父親因賭博輸光了所有家業,

欠下了一屁股債後跑路了,房子被抵押了,錢都輸光了,母子二人無奈只好流落街頭乞討為生。

王先生聽了母子的遭遇很是同情,于是好人做到底,幫母子二人找了一個去處,讓其自食其力,過正常人的日子。

原來,他當地剛好有個合作的建築工地需要一個做飯的阿姨,男孩剛好可以當個工地小工,還可以吃住在工地宿舍中。

母子二人的日子終于有了好轉,可是,令人沒想到的事,半年後的一天,

王先生卻不幸在自家樓道裡被一個歹人刺了一刀。

他因曾試圖勸說歹人回頭,不曾想卻激怒了他,自身糟了罪。

那個歹人不是別人,正是那母子口中欠賭債跑路的丈夫,他在外過著東躲西藏的生活,

卻依然沒有戒掉賭癮,發現母子二人碰到了大方的有錢人,摸清了門路後,就起了歹心。

當王先生在醫院醒來的時候,他對著愧疚的流淚的母子,擔心他的家人,

說了這麼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或許你們母子命中該受沒受完的劫難,

我替你們受了啊。我不應該試圖勸說行惡之人回頭,這說來我是自找的,怨不得別人。」

記得有段話說的特別好:「只要利益不產生衝突,別人講的話,一般不需要反駁。

成人的途徑有兩個,上課和上當,不上課就會上當;認知的途徑有兩個,教育和教訓,不被教育就被教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有要經歷的劫難,旁人莫要隨意介入他人劫難,

你介入了也就意味著產生了乾系,對你的影響通常無法預料。

正如,復旦大學陳果教授說:「餘生不要跟任何人爭辯,哪怕別人說1+1等于7,

你都要笑著說是對的,心大了,事就小了,心寬了,煩惱就沒有了。

人生在世,「良言難勸該死鬼,大慈悲不渡無緣人。」

一言一行,都將謹慎又慎,

戒掉輕易介入他人因果的情懷,尊重他人命運,也是一種善。

03、你不是上帝,守住嘴,管住行,平安喜樂。

古代有個張秀才自恃甚高,自以為自己是村子裡唯一能斷文識字通曉四書五經的人,所以,誰家有個事他都愛管。

有誰家的孩子調皮搗蛋惹禍了,看見家長在訓斥孩子的時候,他也上前搶了主家的位置,

毫不顧忌地教訓孩子,有時還連大人一起教訓。

有誰家的兩口子吵架了,他也湊上前去言語一通,不僅講一堆大道理,

而且還經常不小心說了很多他雖看到但是不該說的事情,結果經常火上澆油,越勸越火大。

因此,村子裡很多人都不願意待見他,雖如此,也只是認為他是個嘴碎的,愛管閒事的人而已。

然而,有一次,村子裡有戶人家的兒子在外面犯了事,可能要面臨牢獄之災,

于是,那家的老翁想找個通曉律令的人給出出主意,便找到了張秀才。

正常情況下,這種人命關天的大事,可不同于往日的雞毛蒜皮,應該謹慎對待。

可是,張秀才依然自命不凡,裝出一副學問高深的模樣,為老翁出謀劃策,結果,老翁的兒子死在了牢裡。

雖然不是張秀才直接導致的,但是,老翁認為他難辭其咎。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深夜,老翁一把火將張秀才的房子燒了,張秀才就這樣莫名其妙地葬身火海。

《太甲》曰:「欲敗度。縱敗禮。以速戾于厥躬。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事找人不怕,怕的是人找事。

孔子曰:「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莊子言:「知窮之有命,知道之有時,臨大難而不懼」。

人的一生,好人、壞人,形形色色,都可能會遇到,大事小事,難事急事,被冤枉事,不平事,一生當中經歷無數。

你不是上帝,你管不了別人,只能管自己,在決定幫助別人之前,

要先看看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要考慮到可能承擔的後果。

人生在世,總要與人交際,不是說話,就是做事,說話辦事要心裡有數、有度,

因為,有時候,口舌之爭會引來記恨招來禍患,手伸得太長事做的太過會被反噬自身。

很多時候,你認為對的,別人卻不認為是對的,

每個人心中都有屬于他自己的一個「對」字,一個「錯」字,要懂得尊重別人的選擇和認知。

因為,人生,凡是上升到認知和覺悟的東西,別人講的勸的,

只要他自己沒有認知到覺悟到,別人說的再多,對他都是無用功。

正如,王志文在《天道》中,說過的一句話:

「我現在已經不跟別人吵架了,因為我開始意識到,每個人只能站在自己的認知角度上,去思考問題。

所以,如果有人跟你說一加一等于三,你只需要笑著對他說,是的,你真厲害!」

莎士比亞曾說:「凡是生長的東西,不到季節總不會成熟。」

人生大部分的痛苦,其實都來自于與他人關係的錯位,瓜不甜卻強扭,果不熟卻強摘,門未向你開卻硬闖。

惠能在《菩提偈》中說: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只向心覓食,何勞向外求玄? 」

人活一輩子,所謂追求無非就四個字:平安喜樂。

而平安喜樂,只有一個忠告:不要介入他人因果,修己安人,止于至善,如此而已。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用完濕巾,記得把蓋子拆下來,放在衛生間特別實用,都看看吧
2024/01/15
泡海帶時,不要直接下水泡,多加2樣東西,10分鐘泡還好沒腥味
2024/01/15
煮餃子,怎麼煮才勁道好吃?記住4點,不破皮不露餡,特好吃
2024/01/15
定期存款要到期的,一定去做三件事,否則就不是利息損失那麼簡單,不知道的虧大了
2024/01/15
出門前,記得用鑰匙碰一下門把手,很多人不知道咋回事,看完漲見識!
2024/01/14
今天才知道,羽絨服領子上的這塊布,還有如此神奇的「用處」,早知早受益
2024/01/14
牢記買房4個原則:買南、買邊、買三、避四,基本就不會選錯房
2024/01/11
「天收人,有跡象」:老天要帶人離開,會降下這5種征兆!
2024/01/10
洗衣粉里加點白醋,作用太厲害了,解決家家戶戶大煩惱,省時又省錢!快看看!
2024/01/10
才發現,馬桶堵了,用這2招,輕松搞定,再也不花冤枉錢,可惜都不知!
2024/01/10
拉鏈一邊壞了先別換,用這個辦法快速修復,不留一點痕跡
2024/01/10
手機電池發燙不耐用?教你關閉手機這些開關,電池耐用不發燙
2024/01/10
家里「灶台」易變臟?只需1根「香蕉」,立馬潔凈如新,太厲害了
2024/01/10
凍肉千萬別再用開水泡了,學會這招,幾分鐘就能全化開,簡單又方便
2024/01/10
如果你家房子有這5種現象,恭喜了,很容易出貴人,馬上要走大運了
2024/01/09
電熱水器一直開著好,還是隨用隨開好?聽聽專業維修師傅怎麼說,別再做錯!
2024/01/08
掃了30年的地才發現,塑膠袋套在掃把上,家家戶戶的難題就解決,早學會早受益
2024/01/08
臥室大床萬萬要擺放成這樣,暗喻越住越富裕,懊悔沒早聽說
2024/01/07
才知道,原來清洗毛巾這麼簡單,水里撒一把它,搓一搓,潔凈如新,趕緊看看
2024/01/07
塑料瓶上插幾根竹簽,放在家里省錢又實用,超市買一個要幾十元!
2024/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