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個人造子宮工廠,無需婦女一年量產3萬胎,真有這麼神奇?
2023/09/22

前幾天,小九在網上沖浪的時候,看到一則挺有意思的新聞:

國外一研究團隊提出世界首個「人造子宮工廠」計劃,到時生孩子就不再需要女性,而是會變成流水線模式,每年甚至可生產3萬嬰兒

雖然聽起來很夸張,但在科技領域的不斷進步和創新之下,這一想法也不是沒有實現的可能。

未來,機器人真的可以代替人類生孩子嗎? 人造子宮終于要來了嗎?今天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圖源自網絡

一、外國小哥建"人造子宮工廠",年產3萬嬰兒?

上述提到的視訊,其實是一個長達8分鐘的概念短片,名為《EctoLife:全球首個人造子宮工廠》。

創作者是分子生物學家兼科普博主哈希姆·蓋利,他表示,因為全球人口不斷下降,擔心人類文明可能會滅亡,所以想到了設計人造子宮的概念。

通過整合過去50年的研究成果,他構想出了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即建立分娩艙工廠。他告訴媒體:「這些技術都是可行的,我相信幾十年后它將會得到普及。

他在短片中向大眾展示了人造子宮的強大功能。這個工廠內部包括75個實驗室,每個實驗室都可以容納400個人造子宮,胎兒在這些子宮中孕育成長。

他解釋說:「每個小艙都完美模擬了母體子宮內的環境,每年工廠可以生產出30000個嬰兒。

那麼這個工廠究竟有何創新?是否真的可行呢?

視訊中顯示,EctoLife采用體外受精技術,摒棄了低精子數、流產和分娩痛苦。每個嬰兒都是通過體外受精受孕,父母可以自由選擇最有活力和遺傳優勢的胚胎,確保嬰兒在沒有任何生物學障礙的情況下發育和生長。

同時,父母還可以編輯嬰兒的基因,包括眼睛顏色、發色、膚色、體力、身高和智力等特征,一共有300多種基因供選擇,真正贏在起跑線上。但這一點也引發了道德和自然規律的爭議。

人造子宮艙配備傳感器,監測嬰兒的生命體征,艙內的人造臍帶吸收營養物質,將廢料再轉化成有用的營養素,實現了嬰兒的自給自足的營養供給

此外,生長艙內置揚聲器,父母可以播放音樂和語言給嬰兒聽,還能通過虛擬現實眼鏡

與嬰兒互動,并記錄嬰兒的成長過程。

EctoLife旨在幫助不孕不育夫婦實現生育夢想,甚至還可以提供家庭使用版本。然而,這并不適用于所有不育患者,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適用情況。

可以說,哈希姆·蓋利在短片里構建了一個烏托邦社會,而他則表示EctoLife項目旨在提高國家人口出生率希望在人類子宮外的人造子宮中培育嬰兒,幫助女性避免分娩之痛,解決生孩子的各種問題。

隨著視訊播放量升高,這個大膽前沿的想法也引起了巨大的輿論爭議,「人造子宮」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二、男人生娃不再是夢?

前段時間,日本九州大學生物學教授林克彥領導的研究團隊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他們聲稱將在5年內實現在實驗室中培育人類胎兒

這項研究最初旨在治療特納綜合征,一種導致女性不孕的疾病。然而,他們在研究中偶然發現通過體外配子發生(IVG)的技術,并從雄性老鼠的皮膚細胞培育出卵子并使其受精,生育出小鼠

加州大學的克拉克教授表示:「這項技術可以讓同性生殖在未來成為可能。」

此外,林克彥教授的團隊也將目標轉向人類,計劃將實驗室培育的受精卵植入人造子宮,以在實驗室中完成胎兒的發育過程。

雖然他們提出了一個5年的時間框架,但要將這項技術推廣到臨床應用,可能需要經過10至20年的臨床測試和驗證。

圖源自網絡

其實,「人造子宮」并不是新鮮事,近50年來,有關人造子宮的研究,就沒斷過。

早在1923年,科學家霍爾丹就首次提出了人造子宮的概念。

1987年,日本研究學者開發了一種宮外胎兒孵化系統,成功將山羊胎兒在人造羊水環境中培育了三周。

2017年,費城兒童醫院的阿南·弗雷克團隊通過模擬母體的子宮環境,使用機器胎盤提供血液和氧氣,成功模擬了胎兒發育過程,將早產山羊胎兒在生物袋中維持了4周,

而2021年3月,《自然》雜志發表了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最新研究,該研究在「人造子宮」中成功培育出數百只小老鼠。

這一研究的獨特之處在于它關注了

胚胎的早期完整發育,也意味著研究者可以直接觀察胚胎如何從最初的細胞開始發育成為完整的生命體。

我國也進行過相關研究,2020年12月,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取得了人造子宮胎羊體外培育的成功,填補了中國在體外培育領域的研究空白。

盡管人造子宮技術在早產兒存活率方面取得了進展,但從技術角度來看,它目前仍然還不成熟,遠不能支撐整個生育過程。

此外,絕大多數研究都還是動物實驗,即使技術不斷在突破,但從「實驗成功」到「臨床推廣」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三、新技術本身是一把雙刃劍

新技術常常是一把雙刃劍。在探討人造子宮技術時,除了考慮技術本身的挑戰,還必須深入思考倫理和社會層面的問題。

盡管人造子宮可以用來提高早產兒的存活率,為不孕女性提供了一種新的生育途徑,但同時也引發了關于其它應用的道德考慮。

而除了倫理問題,我們也要考慮,在母體外培育的胚胎可能會缺乏與母親的情感聯系,這可能對胚胎和嬰兒的情感和社交發展產生影響。

此外,人造子宮技術也可能會引發社會問題,如分化和不平等,可能導致只有財富較富裕的人才能享受這項技術。

總而言之,科學技術本身并沒有固定的道德屬性,它們的價值取決于如何應用以及誰受益。

就人造子宮技術而言,關鍵問題在于它是否能夠服務于全體女性,提高女性地位和權益,還是可能在某些情況下加劇社會倫理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必須謹慎思考,確保技術的應用始終以人類的福祉為中心,并在倫理層面做出明智的決策。

對此,你又有什麼看法呢?


參考資料:[1]《世界首個人造子宮工廠,每年產3萬個嬰兒,人類的未來會是它嗎?》.玩物志.2023-01-02[2]《人造子宮來了,未來女性也不用親自懷孕了?》.梅斯醫學.2021-10-09[3]《人造子宮初現曙光》.南方周末.2017-05-0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用完濕巾,記得把蓋子拆下來,放在衛生間特別實用,都看看吧
2024/01/15
泡海帶時,不要直接下水泡,多加2樣東西,10分鐘泡還好沒腥味
2024/01/15
煮餃子,怎麼煮才勁道好吃?記住4點,不破皮不露餡,特好吃
2024/01/15
定期存款要到期的,一定去做三件事,否則就不是利息損失那麼簡單,不知道的虧大了
2024/01/15
出門前,記得用鑰匙碰一下門把手,很多人不知道咋回事,看完漲見識!
2024/01/14
今天才知道,羽絨服領子上的這塊布,還有如此神奇的「用處」,早知早受益
2024/01/14
牢記買房4個原則:買南、買邊、買三、避四,基本就不會選錯房
2024/01/11
「天收人,有跡象」:老天要帶人離開,會降下這5種征兆!
2024/01/10
洗衣粉里加點白醋,作用太厲害了,解決家家戶戶大煩惱,省時又省錢!快看看!
2024/01/10
才發現,馬桶堵了,用這2招,輕松搞定,再也不花冤枉錢,可惜都不知!
2024/01/10
拉鏈一邊壞了先別換,用這個辦法快速修復,不留一點痕跡
2024/01/10
手機電池發燙不耐用?教你關閉手機這些開關,電池耐用不發燙
2024/01/10
家里「灶台」易變臟?只需1根「香蕉」,立馬潔凈如新,太厲害了
2024/01/10
凍肉千萬別再用開水泡了,學會這招,幾分鐘就能全化開,簡單又方便
2024/01/10
如果你家房子有這5種現象,恭喜了,很容易出貴人,馬上要走大運了
2024/01/09
電熱水器一直開著好,還是隨用隨開好?聽聽專業維修師傅怎麼說,別再做錯!
2024/01/08
掃了30年的地才發現,塑膠袋套在掃把上,家家戶戶的難題就解決,早學會早受益
2024/01/08
臥室大床萬萬要擺放成這樣,暗喻越住越富裕,懊悔沒早聽說
2024/01/07
才知道,原來清洗毛巾這麼簡單,水里撒一把它,搓一搓,潔凈如新,趕緊看看
2024/01/07
塑料瓶上插幾根竹簽,放在家里省錢又實用,超市買一個要幾十元!
2024/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