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年」和「終年」一字之差!區別卻很大 「這2對詞語」可別用錯了
2023/11/08

語言是人類溝通的重要工具,但有時候僅僅因為一個字的不同,就會導致產生全然不同的含義。下面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因一字之差,意思大不相同的詞語!

在傳統的喪葬禮儀中,「享年」與「終年」的使用有著精細的區分。

「享年」中的「享」字含有「得到、經受」的意思。它表示對一個人已經度過的人生給予肯定和讚賞

因此,「享年」通常適用于那些為國家和民族作出巨大貢獻的人士,以示對他們的敬意和崇高。如當代偉大的科學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鄧稼先,在訃告中則用了「享年」。

而「終年」則更為中性,僅客觀地表示一個人終結生命之時的年齡,不含對逝者生平的評價。它的用法廣泛,可適用于各個年齡段的普通百姓。

如小說《白鹿原》中,男主角白嘉軒的父親去世時,就通過口頭訃告的方式用「終年」一詞告訴大家。

在實際使用中,「享年」和「終年」有時也會因撰寫訃告者,與逝者的親疏遠近而有所不同

如果兩者關係密切,即使逝者並無卓越貢獻,也會使用「享年」來表示對他的哀思和懷念。相反,關係不親近的人撰寫訃告時則多使用「終年」

在古代,皇帝等權貴人物的訃告中,也會使用一些特殊的辭彙。如皇帝去世稱為「駕崩」或「駕鶴西去」,皇后去世稱為「崩」或「崩逝」,以體現皇室的尊貴地位。而普通百姓去世,多以「闕」、「不敏」等語氣較為謙遜的詞表示。

民間還認為兩者之間也存在年齡的區分,對于夭折的孩童多會說「夭折」,20歲以下使用「夭年」,20到60歲去世則說「終年」,60到69歲逝世時為「享年」,70歲以上用「高壽」等禮數性辭彙。

國人還喜歡用許多

生動形象的成語和典故來描寫死亡,如「魂飛魄散」「命歸黃泉」「石歇磐」等,表現出對生命逝去的惋惜。

儘管時代在變遷,但「享年」和「終年」的含義本不因人的貢獻大小而異。適當使用兩者,用語言表達對一個生命的珍視與敬意。

「師傅」與「師父」

「師傅」與「師父」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兩個詞語,二者在涵義上存在一定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使用范圍和所包含的情感態度上

「師傅」一詞出現的時間很早,最初見于戰國時期的《榖梁傳》,在這裡它只是

泛指有學問能教書傳道的老師

漢朝時,「師傅」變成了皇室貴族子弟老師的專用頭銜。例如《史記·吳王濞傳》說「吳太子師傅皆楚人」,一個「皆」字就表明「師」和「傅」是兩個不同的官職。在這一時期,「師傅」代表著極高的官階和地位。

「師傅」逐漸在民間廣泛使用是從南宋開始,不再僅限于皇室,許多普通學子也會把自己的老師稱為「師傅」。

而與現代最為相近的,則是在明清時期的時候,「師傅」就泛指各行各業中傳授技藝的人,不一定是學校老師,也可以是工匠或藝人中的師承關係。

「師父」要晚于「師傅」的出現,最早見于唐代,比如唐朝十八學士之一姚思廉在他的《梁書》中提到「宋國子祭酒,領東海王師父」。

此時的「師父」與「師傅」基本屬同義詞,都只是表示在教學崗位上的老師

漸漸地「師父」意思開始發生變化,唐朝後期開始專指掌握某種特殊技能的人,如和尚、道士等。

一直到元明時期,「師父」幾乎成為和尚、道士的專用稱謂。比如《西遊記》里,孫悟空就稱呼自己的老師菩提祖師為「師父」。

通過上述詞源演變可知,「師傅」和「師父」在使用范圍上存在一定的不同。「師傅」所指對象較廣,泛指各行各業中的老師或師承關係

「師父」所指對象較窄,多專指寺廟或宗教界的老師,在生活中稱呼兩類人時應該加以區分。

那麼在情感態度上,「師傅」僅表示基本的尊重,是一種比較客觀的稱謂,而「師父」寓意更為濃烈,將老師視同父母,代表極為親密的感情。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用完濕巾,記得把蓋子拆下來,放在衛生間特別實用,都看看吧
2024/01/15
泡海帶時,不要直接下水泡,多加2樣東西,10分鐘泡還好沒腥味
2024/01/15
煮餃子,怎麼煮才勁道好吃?記住4點,不破皮不露餡,特好吃
2024/01/15
定期存款要到期的,一定去做三件事,否則就不是利息損失那麼簡單,不知道的虧大了
2024/01/15
出門前,記得用鑰匙碰一下門把手,很多人不知道咋回事,看完漲見識!
2024/01/14
今天才知道,羽絨服領子上的這塊布,還有如此神奇的「用處」,早知早受益
2024/01/14
牢記買房4個原則:買南、買邊、買三、避四,基本就不會選錯房
2024/01/11
「天收人,有跡象」:老天要帶人離開,會降下這5種征兆!
2024/01/10
洗衣粉里加點白醋,作用太厲害了,解決家家戶戶大煩惱,省時又省錢!快看看!
2024/01/10
才發現,馬桶堵了,用這2招,輕松搞定,再也不花冤枉錢,可惜都不知!
2024/01/10
拉鏈一邊壞了先別換,用這個辦法快速修復,不留一點痕跡
2024/01/10
手機電池發燙不耐用?教你關閉手機這些開關,電池耐用不發燙
2024/01/10
家里「灶台」易變臟?只需1根「香蕉」,立馬潔凈如新,太厲害了
2024/01/10
凍肉千萬別再用開水泡了,學會這招,幾分鐘就能全化開,簡單又方便
2024/01/10
如果你家房子有這5種現象,恭喜了,很容易出貴人,馬上要走大運了
2024/01/09
電熱水器一直開著好,還是隨用隨開好?聽聽專業維修師傅怎麼說,別再做錯!
2024/01/08
掃了30年的地才發現,塑膠袋套在掃把上,家家戶戶的難題就解決,早學會早受益
2024/01/08
臥室大床萬萬要擺放成這樣,暗喻越住越富裕,懊悔沒早聽說
2024/01/07
才知道,原來清洗毛巾這麼簡單,水里撒一把它,搓一搓,潔凈如新,趕緊看看
2024/01/07
塑料瓶上插幾根竹簽,放在家里省錢又實用,超市買一個要幾十元!
2024/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