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三個叛逆期,2~3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7~9歲左右,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在12~18歲,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最常見熟知的青春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個性發展、心理生理發育特點,父母應對的方法也要不同。
閨蜜楊靜的孩子最近就進入了第二個叛逆期,她能感覺到孩子越來越不聽話,教他什麼,都會很不耐煩,反正最近的表現就是成天想出去玩,只要一限制他,要麼發脾氣,要麼不耐煩,要麼坐在那里發呆,就是不好好學習。起初的楊靜是充滿焦慮和擔心的,但是她沒有像其他家長一樣不理解就直接的對孩子進行打、罵,而是用以下這三個辦法幫助孩子成功的度過了這個叛逆期。她的做法得到了朋友圈里寶媽們的一致點贊。
1、放平自己的心態
2、試著體會和理解孩子后嘗試和孩子溝通
這個階段的孩子會進入叛逆期是非常常見的一件事,因為一邊是自我意識開始建立,一邊是自我可能沒辦法很好實現,再加上語言表達能力也達不到一定的高度,沒辦法表達自己的需求,就會出現一系列反常的行為等,所以這個時候的楊靜就覺得應該先觀察孩子,想弄懂孩子這些反常行為的背后到底是什麼引起的,這才是最重要的,後來她發現孩子在學校和最好的朋友鬧矛盾了,這才有了這一系列的反常舉動。
3、教孩子正確地解決問題的辦法
當了解情況之后,楊靜這個時候就意識到該給孩子樹立正確的解決問題的辦法了,在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她告訴孩子任何的一段關系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出現矛盾并不可怕,朋友也是一樣的,可是逃避是不對的,如果不試著解決,很有可能就會失去這個好朋友,如果你不知道怎麼去解決,也可以來求助媽媽,媽媽會盡最大的能力幫助你的,孩子靦腆的點了點頭,說了聲謝謝媽媽就跑去給自己的好朋友打電話了。
兒童成長的道路上,會有不少大大小小的問題,但是家長在面對孩子進入叛逆期的時候,焦慮和打罵對孩子是起不到任何幫助的,甚至還會加重孩子的叛逆,所以希望以上的三個辦法能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