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說個有關生粉和淀粉的小故事,因為叫法不同,而產生的誤會!
我媳婦娘家在農村,她們那邊將生粉叫做淀粉,簡單理解,就是做青椒炒肉絲的時候,給肉絲勾芡、掛漿用的那種生粉,可她們家全都叫做淀粉,使用最多的是玉米淀粉。
我媽管這個叫做生粉,因為爸媽的習慣,潛移默化中,我也認定這個就是生粉,根本不知道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其實,在多年前,我媳婦心中,也是這樣認為的,只不過她和我對同一種調味料的認知不同,她將這種調料叫做淀粉。
好像是去年的端午節,家里要來好多的客人,老媽在廚房忙著煨排骨湯、蒸粉蒸肉,老爸在切肉絲、切鹵好的牛肉、鹵干子、鹵雞蛋,我媳婦在給他們幫忙,摘洗和收拾。
臨近中午的時候,家里來客了,爸媽看著菜肴都準備得差不多了,也就放心地招待客人,將廚房交給我,剩下的一些燴菜,就由我來主理。
好像那天要做幾個這樣的菜肴:魚香肉絲、宮爆雞丁、涼拌牛肉、鹵干子炒青椒、清蒸武昌魚、五花肉燒板栗、油燜大蝦、清炒竹葉菜、涼拌黃瓜、五花肉燒鱔魚等,加上爸媽蒸好的粉蒸肉和煨好的排骨藕湯,還是比較豐盛的。
中途出了一點小問題,家里的生粉沒有了,沒有辦法給肉絲上漿、沒有辦法給宮保雞丁勾芡,所以,就麻煩我媳婦跑一趟,去樓下的小超市買生粉。
那天也不知道怎麼的,我媳婦給我打電話說:小區里好幾家副食店,都沒有生粉銷售,後來,她跑到最近的超市才買回來。
看到我媳婦買回來的是湯圓粉子,我才理解,為什麼小區附近的副食店都沒有生粉賣的原因?
原來是我媳婦的理解問題,她將生粉理解為:「生的湯圓粉」。
她以為我要做糖油粑粑,所以,她去副食店直接問:有沒有「生的湯圓粉」賣,那自然是沒有的,臨近端午節,賣的都是鹽蛋、粽子,怎麼可能會有元宵節的湯圓粉子?
我媳婦鬧了個笑話,沒有辦法,那天我特意做了一個糖油粑粑,然后又去樓下的副食店,買回了生粉。
通過這件事情,我媳婦才知道,她口中的淀粉就是我說的生粉,她還責怪我,為什麼不直接說買淀粉?
我也是有苦說不出,還好那天,家里的那些家常菜,親戚朋友都比較喜歡吃,特別是我臨時增加的那道糖油粑粑,用湯圓粉搭配紅糖油炸的,客人們都非常喜歡,當然,我爸媽做的粉蒸肉和排骨藕湯也非常的受歡迎。
生粉和淀粉一字之差,但是區別和用途完全不同,弄懂了你也是大廚,今天看到網友給我留言,介紹一下生粉和淀粉之間的區別,讓我想到了去年端午節發生的趣事,經過我的收集和整理,那我也來給大家說說我的看法,分享如下。
大家也可以在評論區給我們留言,說說您家鄉對這種調味料的叫法?是叫做生粉還是淀粉?
一定有很多的小伙伴家里將生粉叫做淀粉的,所以,就會有這樣的問題,有很多人不知道生粉到底是什麼?
生粉是食譜中比較常用的名稱,大多數情況是用來勾芡、掛漿,大多數城市省份,使用的生粉多半是馬鈴薯粉,生粉在烹調的過程中除了通過勾芡讓食物產生滑潤的口感之外,還可以用來當做軟化肉類食材的腌制調料,用途比較廣,炒菜時使用之外,還可以用來制作涼粉。
除了馬鈴薯粉外,還有紅薯淀粉、玉米淀粉,生粉其實就是淀粉的俗稱,生粉種類比較多,其中以玉米淀粉最為普遍,因為玉米淀粉的成本較低,另外,馬鈴薯粉的性質較好但成本較高,在高端餐飲中會使用的比較多。
生粉其實就是淀粉的俗稱,所以,我們有必要和大家介紹一下生粉的種類,大致上有如下這麼幾種:
1、玉米淀粉,又叫做玉米粉、生粉,也有叫做豆粉的,但還是比較少見,是從玉米種提煉出來的淀粉,也是供應量最多的生粉。
2、太白粉,這個就是生的馬鈴薯淀粉,又叫做土豆淀粉,家庭中使用得最多的那種質量穩定的勾芡淀粉,粘性足、質地細膩、色澤白、光澤優于綠豆淀粉,勾芡的時候,使湯汁看起來濃稠一些,同時還會讓食物的外表有光澤,但是使用這種淀粉勾芡之后,湯汁變涼就會變的比較稀,而玉米淀粉勾芡之后,放涼是不會有變化的。
3、番薯粉、又叫做地瓜淀粉、山芋淀粉,特點是吸水性強,但粘性較差,沒有光澤,色澤暗紅帶黑,有粗顆粒和細顆粒兩種,以粗顆粒的地瓜粉為佳,融于水中加熱之后呈現粘稠狀態,因為粘性較大,中餐勾芡其實使用的比較少,不過在中式點心中使用的較多。
4、葛粉,這是一種多年生植物「葛」的地下結莖做成的,整個節莖幾乎就是純淀粉,同玉米淀粉的作用類似,不同的是,葛粉在較低的溫度下才會起作用。
5、木薯淀粉,又叫做泰國生粉,加水遇熱煮熟后會呈透明裝,口感Q彈。
6、西谷椰子淀粉,這個不太常見,但有一種東西大家都知道,西米大家一定不會陌生,用木薯淀粉、麥淀粉、苞谷粉加工成圓珠形粉粒。
西谷椰子淀粉實際上是西谷椰子樹的樹干制作而成的,這種樹的主干含有大量的淀粉,椰子西米露中的西米,就是使用這種樹的樹干,經過一系列的工藝制作而成的。
7、水晶粉,實際上是各種淀粉的總稱,主要成分是玉米粉、菱粉和其他淀粉,主要是用作勾芡、制作點心,在北方叫做團粉。
8、綠豆淀粉,算是最佳的勾芡淀粉,但使用得極少,因為產量不多,粘性足、吸水性小,色澤白而有光澤。
再來解釋一下什麼是淀粉?上文說過生粉其實就是淀粉的俗稱,但淀粉除了是指生粉外,它還有其他的意思,比如,我們在大米、小麥中經常會說道的直鏈淀粉和支鏈淀粉,它就不是用來勾芡、掛漿的了,而是一種高分子碳水化合物,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好像這樣解釋大家不太容易理解,如果是在菜譜中,說起生粉或者是淀粉,那麼指的就是用來勾芡、掛漿、或者是腌制肉類食材讓其嫩滑,而拋開做菜的成面,單獨說起淀粉,實際上它指的就是一種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大家可以這樣理解,淀粉是個多義詞,至少有兩種意思:
1、如果是在菜譜中,說起生粉或者是淀粉,那麼主要是說的作用,指的就是用來勾芡、掛漿等。
2、而拋開做菜的成面,單獨說起淀粉,實際上它指的就是一種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這里要多說幾句,從我們人體的消化角度來說,食用的大米、各種面食等,在體內轉化之后,最后就是淀粉,淀粉再轉化成糖,給我門的身體提供能量。
說起生粉和淀粉的區別,從烹飪菜肴的角度來說,淀粉實際上是一個統稱,淀粉它包含了生粉,但生粉卻不包含淀粉,它們之間的區別可能有如下幾點:
1、生粉屬于淀粉,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烹飪菜肴的時候,生粉的作用就是勾芡、掛漿等方面,所以,上文才介紹說生粉其實就是淀粉的俗稱,生粉屬于淀粉中比較特殊的一員。
2、淀粉分為:直鏈淀粉和支鏈淀粉,所含的葡萄糖單元是不一樣的,支鏈淀粉含有幾千個葡萄糖單元,而直鏈淀粉只有幾百個葡萄糖單元,所以,淀粉的許多化學性質同葡萄糖相似。
3、概念不同,生粉一定是淀粉,但淀粉不一定是生粉,生粉的叫法算是民間的說法,淀粉不僅僅指的是烹飪用的材料,還泛指葡萄糖分支聚合而成的物質,可以理解為糖水化合物。
4、生粉比較細膩,吸水性相對來較差,而大多數淀粉顆粒粗一些,吸水性較強。
5、生粉大多數是玉米淀粉和馬鈴薯淀粉,而實際上淀粉在很多糧食作物中都存在,比如:紅薯、小麥、大米、葛粉、木薯粉等。
6、如果是從烹飪做菜的角度來看待生粉或者是淀粉,實際上我們只需了解玉米淀粉、馬鈴薯淀粉即可,因為這兩種的使用量非常大,而要弄明白淀粉,還是需要從概念出發,淀粉不僅僅指的是烹飪用的材料,還泛指葡萄糖分支聚合而成的物質,可以理解為糖水化合物,而所有的食物,被我們吃進身體之后,都可能會被轉化為淀粉,最后轉化為葡萄糖,給我門身體提供能量。
7、小麥面粉、蕎麥面粉中也是含有淀粉的,但它們卻不能當做淀粉使用,也不能當做生粉使用。
1、在我們購買生粉的過程中,并不是顏色越白的生粉質量就越好,正常的生粉應該是自然白色且有光澤,過白發亮的生粉可能是經過特殊處理過的。
2、生粉中的蛋白質含量過高實際上是不合格產品。
3、生粉在日常使用中其實是不太好保存的,所以,我們在購買生粉的時候,盡量選擇小包裝,短期內使用完才是最合適的。
4、農家自制的生粉其實并不好,一是沒有標準化的生產、二是沒有相應的食品安全檢測環節,可能存在質量隱患。
1、生粉包裝袋背面是有標簽的,查看產品標識、生產日期、生產廠家、成分、生產許可證標準等。
2、看包裝袋是否完整、封口是否平整、緊密。
3、優質的生粉,氣味是清香味,沒有異味的,如果有煤油味、酸味、霉臭味等,都是劣質產品。
4、優質生粉的手感應該是干燥的,手捻發澀,劣質的水分含量高,容易捏成團。
5、應該是去大型超市、正規渠道,購買知名產品。
寫到最后,還想啰嗦幾句,生粉、淀粉,在某個層面來說,好像是一種調料,如果從概念上來進行分析,卻有著巨大的差別;
生粉是食譜中比較常用的名稱,大多數情況是用來勾芡、掛漿,大多數城市省份,使用的生粉多半是馬鈴薯粉,生粉在烹調的過程中除了通過勾芡讓食物產生滑潤的口感之外,還可以用來當做軟化肉類食材的腌制調料,用途比較廣,炒菜時使用之外,還可以用來制作涼粉。
概念不同,生粉一定是淀粉,但淀粉不一定是生粉,生粉的叫法算是民間的說法,淀粉不僅僅指的是烹飪用的材料,還泛指葡萄糖分支聚合而成的物質,可以理解為糖水化合物。
>>>END
本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