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講:「氣血為人體之根本」,氣血充足,則生命力旺盛;氣血不足,則百病生。那麼造成氣血不足的原因有哪些?怎麼辨別自己有無氣血不足?如何來改善氣血不足呢?
-辨別氣血是否充足-
可看以下四處
1.頭髮
「發為血之余,血為發之本」,頭髮的營養主要來源是血,氣血充足,則頭髮烏黑濃密有光澤,且不易脫發;氣血不足,則頭髮稀疏無華、易脫發、白發。
2.眼睛
眼睛的功能,依賴于五臟六腑的氣血滋養。氣血充足,則眼睛明亮有神;氣血不足,則眼睛干澀,視物模糊,易近視、老花等。
3.皮膚
皮膚的狀態與氣血關系密切,氣血充足,則皮膚紅潤有光澤;氣血不足,皮膚得不到充足的滋養,就會變得干燥、粗糙、暗淡、無光澤,容易色素沉著、長斑等。
4.手腳
氣血充足,其循環的速度也會較快,能夠保證四肢末端有充足的氣血供應,表現為四肢溫暖;氣血不足時,沒有足夠的力量運行到身體末端,表現為手腳冰涼。
如果身體有這些情況,就一定要重視起來,找到耗氣血的「元兇」,用合理的方式將氣血補回來,讓身體恢復健康。
首先,我們要找到耗費自己氣血的「元兇」。常見的耗費氣血的行為其實都隱藏在我們的生活習慣里,常見有以下四種:
01
不科學的減肥方式
(1)節食
很多人為了快速減肥,往往選擇極端的節食減肥方式,短時間內也許能看到體重秤上數字的變化。
但是長期節食往往導致營養攝入不足,身體虧損嚴重,氣血生成不足,即使瘦下來了,也容易有面黃肌瘦、容易脫發的表現。
(2)過度運動
雖說「生命在于運動」,適當的運動促進氣血流動。但如果運動量過大,心臟超負荷工作,心功能受損,導致氣血無法正常流通。
02
不良的飲食習慣
(1)貪涼、重口味
冷飲、奶茶、咖啡等容易損傷脾胃、積攢寒濕,脾胃運化變差,氣血生成也變困難。而上班族卻偏愛這些傷脾胃損氣血的食物,也是造成氣血損耗的原因之一。另外長期吃過咸、過辣的等刺激性食物,會導致血液循環減慢,脂肪、毒素會在我們身體慢慢堆積,無法正常代謝出去。
(2)狼吞虎咽
吃飯速度過快,會使大塊的食物囤積在脾胃中,身體將耗費過多的氣血去消化它們,時間久了會導致氣血不足。
(3)不吃五谷
中醫講「五谷為養」,不吃主食就沒有生成氣血的營養物質,久而久之會造成氣血虧虛,嚴重時還會導致貧血。
03
熬夜
「一夕不臥,百日不復」。意思是如果一晚上不睡覺,對身體的損傷一百天都補不回來。所以別指望熬完夜,第二天多睡會兒就能彌補對氣血的「虧欠」。年輕人的生活離不開手機,下班后總是癱坐沙發或躺床上刷手機至半夜。熬夜刷手機更耗氣血!中醫講「久視傷血」,所以熬夜刷手機消耗的不只是電量,還有你的氣血。
04
不良情緒
隨著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每個人的會有各種壓力,各種情緒積累,每一個起心動念,思慮也好,煩惱也好,生氣也好,都在消耗氣血。
其次,找到元兇后,我們該如何對癥下藥讓身體恢復元氣呢?
(1)食補食療
吃的好才能身體好,想要補氣血還需要適當吃一些補氣血的食材,如雞蛋、紅棗、山藥、豬血、鴨血、菠菜、黑芝麻、紅豆等可以適當多吃。同時可以用黨參、黃芪搭配雞肉枸杞煲湯喝。
(2)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身體的調養離不開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補氣血亦是如此,適當運動配合規律作息,遠離寒涼、刺激等不健康的食物,保持情緒樂觀,避免熬夜、喝酒等傷肝的行為。
氣血足則身體棒,氣血不足則百病生,為了您的身體健康,從今天開始好好養足氣血吧。
來源:山西省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