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冬天的第一個節氣。「立」為始,「冬」為終,立冬的到來,也意味著四季走到了尾聲,我們更要步履堅定,不讓嚴寒冰封自己的內心,不讓疲憊阻礙我們耕耘的腳步。
明日立冬,請成為這三種人。
01
留意生活,成為浪漫的人
立冬這天,一場雪,就能讓人們感受到「一夜換季」。
一個人不管一生中看過多少場雪,在重新面對冬季下雪時,內心依舊會如同小孩般雀躍。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立冬時節,北風呼呼刮起,氣溫驟降,雪花迎著呼嘯的風,為每一個行人,奏響了冬日專屬的舞曲。
白雪如玉,雪是立冬的靈魂,浪漫得不像話。讓整個冬天都變得生動可愛起來,雪花能讓人的心情平靜下來、豁然開朗起來。
如果你留心觀察,便會發現,立冬的初雪并不大,但家家戶戶的屋檐也因此掛上了幾朵「雪蓮」。
初雪輕盈但是隆重,風飄細雪落如米,如精靈般,滿足了人們的浪漫想象。
李白在《立冬》中這樣寫道:「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立冬到來,筆已經凍僵硬了,李白干脆停筆,偷得浮生半日閑,溫一壺美酒,看雪花紛紛灑灑,不亦樂乎。
立冬這天,和你在乎的人相約去邂逅一場初雪,踏入浪漫的童話世界,去感受那詩意和淡雅。
亦或者,在立冬這天,來一場「云賞雪」,足不出戶,也能在線上感受到「瑞雪兆豐年」的喜慶。
當然,北方的立冬或許是白色的, 而南方的立冬可能還是五顏六色的。
金黃色的梧桐和水杉依舊綻放著迷人的色彩,銀杏搖曳著動人的身姿,漫山的紅楓葉匯聚成紅色的海洋……南方的立冬,似乎還留著秋的尾巴,很多地方都選擇了緩掃或者不掃落葉,行人目之所及,五彩斑斕。
總之,只要留心觀察,保持美好的心境,提高對美的體會能力,成為一個浪漫的人,你會發現即使到了寒冬,周圍依舊是詩情畫意。

02
學會付出,成為一個溫暖的人
有句諺語說得好:「立冬日子晴,就有一冬晴。」
即使到了冬天,人們依舊在期盼暖陽,越是寒冷,越是期待身心上的溫暖。
俗話說得好:「立冬補冬,補嘴空。」
立冬的美食,不僅暖胃,而且暖心。
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一盤滋補的羊肉,一鍋用藥材燉出來的雞湯,一袋熱烘烘的烤地瓜和糖炒栗子,一杯溫熱的拿鐵,就足以讓人覺得人間值得,就足以讓人重新獲得勇氣,去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
越是寒冷,越能體會到溫暖的珍貴。
就像《熔爐》中所說的那樣:「冬天之所以那麼冷,是為了告訴大家身邊人的溫暖有多重要。
世界上最美麗最珍貴的,反而是聽不見且看不清的,只能用心才能感受得到。」
立冬這天,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美食,一起感受被溫暖包圍的幸福。
這個世界,或許有一些令人心寒的事,或許有一些冷漠的人,但也請你別忘了做一個溫暖的人,照亮別人,療愈自己。
愿你能夠成為一個溫暖的人,也愿你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03
低調蓄力,成為一個厚積薄發的人
立冬有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天寒地凍,萬物開始蟄伏。農作物被農民伯伯收藏入庫,動物們開始冬眠規避能量消耗。
「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到來,一切開始休養生息,冬天也是一個安閑的日子,凝神靜氣,坐等厚積薄發。
冬季給人的感覺似乎是寂寞蕭瑟的,但能把令人落寞的冬季過成良辰,塑造自己,雕刻生活,才是真正的本事。
宋代詩人紫金霜在《立冬》中這樣寫道:「門盡冷霜能醒骨,窗臨殘照好讀書。」
冬季到來,正是低調蓄力、精進自己的好時候。
立冬已至,選擇蟄伏,積攢力量,養精蓄銳,在蟄伏之后開出驚艷的成果之花。
《周易》中有言:「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低調做人,蟄伏做事,扎根深層,在機會到來時緊緊抓住,才能厚積薄發,一飛沖天。

時光蹉跎,立冬到來,一轉眼一年也將過去,往事都成風。
讓我們擺好心態,淡忘煩惱,把悲傷「凍住」,讓苦悶「冬眠」, 把快樂「收藏」。
立冬這天,愿你不必羨慕別人,留心生活,啟動身上的浪漫細胞,成為一個浪漫的人;不必虛情假意,學會付出,熱愛生活,內心充滿韌勁和陽光,成為一個溫暖的人;不必高調做人,韜光養晦,積蓄力量,少張揚多做事,成為一個厚積薄發的人。
作者簡介:云淡風輕&戀小暖,多平台簽約作者。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