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芻狗是什麼狗?大多數人都理解錯了
2023/12/25

《道德經》第五章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兩句話極易引起讀者的誤解,很多人望文生義,把這兩句話解釋為天地冷酷無情,輕賤、蔑視萬物,就像對待草扎的狗一樣。圣人冷酷無情,輕賤、蔑視百姓,就像對待狗一樣。其實這里有很大的誤解。

尤其是在各種網絡文學中,不少網絡小說的作者,會刻意的把這句話營造出一種天地就是藐視萬物的感覺,尤其是一些年級不大的學生們,就特別容易被這種營造出的感覺所吸引。好像有一種自己在與天對抗一般的心理上的認可,覺得小說的中的這種情節很酷。

那這句話真正的意思到底是什麼呢?我們首先要先認識一下這個「不仁」的含義。

01

何為不仁

「古有智者,名曰李耳,字聃,號老子。因其耳朵異常,得此別稱。其生年早于孔子二十載,卻共同開創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輝煌。世人皆知孔子,但老子亦然不容忽視。

他是道家思想的奠基人,被尊為道教鼻祖,是中國哲學思考的代表人物,作甚至被神話傳頌。他的哲學思想強調「道」,他認為「道生萬物」,即宇宙間的所有事物都由「道」生成。這一觀點解釋了世界萬物的本質和相互關系。

而「天地不仁」的仁,意味著天地對待萬物并無偏愛,任其自然發展。這種觀念實際上是對人類社會的一種提醒,統治者應尊重自然規律,讓民眾自由發展。

老子認為,「不仁」并不是指仁愛的反面,而是仁愛和狠毒之間的一種狀態。它如同天地對萬物的態度,不偏不倚,一視同仁。舉個例子,人對自己的親人會仁愛,對犯罪者會狠毒,而對路人則持冷漠態度,既不仁愛也不狠毒,這就是「不仁」。

與儒家強調仁愛有別,老子不認為統治者需要指導百姓。他舉了個例子,今天讓農民種稻子,明天讓牧民養羊,這種頻繁改變只會讓百姓越來越窮。

最好的方法就是讓百姓自由發展,不替他們操心。可以看出,老子相信人性本善,認為只要給予充分自由,百姓就能自發地朝著正軌發展。

當然,這種過于理想的治國思想,并不被所有統治者接受。畢竟,統治者想要的是百姓的服從和穩定,以便穩定他的統治地位,所以和老子主張的「性本善」正好是反著的。但是,在現實的社會治理中,老子的思想仍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例如,官員在施政時,應該關注百姓的利益,不做擾民之事,或者采取順勢而為的方法,避免事先規定太多引發矛盾。這些做法,都體現了老子「無為而治」的理念。

老子的治國理念主張「無為而治」。這一理念與儒家學派的觀點形成鮮明對比。儒家強調道德規范和社會秩序,主張通過嚴格的制度和禮教來維護社會和諧。而老子則認為,統治者應順應民心,尊重個體的自然發展。他主張減少人為干預,讓民眾在自然的狀態下實現自我完善。

那麼,為什麼老子會提出這種看似冷漠的「不仁」思想呢?原因在于,他認為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存在一種中性狀態。

在他看來,統治者效法天地「不仁」的態度,就能公正地對待所有人,任由百姓自由發展,不加干預。這就是「無為而治」思想中的重要內容。

所以老子的「不仁」思想,實際上是一種「無為而治」的理念。它蘊含著對人性本善的信任,主張順應自然規律,任百姓自由發展,對當時的文化環境有很大的影響。

02

芻狗的含義

聽到「芻狗」這個詞的時候,很多人會下意識的把它當做一種下等動物。但其實它并非是什麼貶義詞匯,在當時那個條件下,人們的生活條件相對艱苦,物質資源有限。

為了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們會舉行各種祭祀活動。在這些活動中,豬、狗等動物一般作為一種祭祀用品,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但那個時候人們對于吃飽穿暖還十分困難,所以即便是真的祭祀,也不會真的舍得把真的動物拿來當做貢品。所以他們想到了一個代替的方法,那就是用手工藝來代替真正的動物。

而芻狗就是用他們使用草編織而成的狗,由于造型生動,寓意吉祥,人們在祭祀時,會大量使用,將芻狗放在祭壇上,祈求神靈的庇佑。

祭祀結束后,芻狗就會被焚燒,以示對神靈的敬畏。

然而,人們對芻狗的認識并不充分。很多人認為芻狗是狗的一種,但實際上,芻狗并非真正的狗,而是一種象征。

在老子的眼中,芻狗代表了生命的短暫和無常。他認為,世間萬物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但它們最終都會走向消亡。這種觀念與老子的無為而治的思想相吻合,體現了他對生命和自然的敬畏。

此外,老子還通過對芻狗的描述,傳達了他的道德觀念。在他看來,天地對待萬物如同對待芻狗一般,既無偏愛,也無歧視。

這種觀念強調了平等和公正,要求人們在處理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系時要保持公平和和諧。這一思想對于現代社會的人們來說,仍然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總之,芻狗一詞雖然在表面上不太好聽,但實際上卻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它不僅是一種祭祀用品,更是一種哲學思考和道德教誨。通過了解芻狗的故事,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老子的思想,從而在生活中做到尊重生命、關愛自然、追求和諧。

03

老子的真正意思

讓我們回到現實生活,看看這一理念如何指導我們的生活。比如說,家庭教育。家長對孩子的關愛無微不至,但過分溺愛反而適得其反,讓孩子失去獨立生活的能力。正如老子所說,家長應給孩子留出自由發展的空間,讓他們像芻狗那樣,接受自然的洗禮,茁壯成長。

在職場上,有些人期望得到領導的特別關注,從而升職加薪,走上人生巔峰。然而,過分追求名利,往往會迷失自我,失去了生活的本真。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我們要學會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遵循自然之道,才能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安寧。

人生在世,難免遭遇挫折與困境。面對命運的捉弄,老子的觀點也是不應該消極悲觀,自怨自艾呢。正如芻狗那般,雖然被廢棄,但仍能在自然界中找到一席之地。我們應該學會坦然面對人生的起起落落,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勇往直前,直至生命的盡頭。

綜上所述,老子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并非冷酷無情,而是告誡我們要順應自然,保持一顆平常心。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用完濕巾,記得把蓋子拆下來,放在衛生間特別實用,都看看吧
2024/01/15
泡海帶時,不要直接下水泡,多加2樣東西,10分鐘泡還好沒腥味
2024/01/15
煮餃子,怎麼煮才勁道好吃?記住4點,不破皮不露餡,特好吃
2024/01/15
定期存款要到期的,一定去做三件事,否則就不是利息損失那麼簡單,不知道的虧大了
2024/01/15
出門前,記得用鑰匙碰一下門把手,很多人不知道咋回事,看完漲見識!
2024/01/14
今天才知道,羽絨服領子上的這塊布,還有如此神奇的「用處」,早知早受益
2024/01/14
牢記買房4個原則:買南、買邊、買三、避四,基本就不會選錯房
2024/01/11
「天收人,有跡象」:老天要帶人離開,會降下這5種征兆!
2024/01/10
洗衣粉里加點白醋,作用太厲害了,解決家家戶戶大煩惱,省時又省錢!快看看!
2024/01/10
才發現,馬桶堵了,用這2招,輕松搞定,再也不花冤枉錢,可惜都不知!
2024/01/10
拉鏈一邊壞了先別換,用這個辦法快速修復,不留一點痕跡
2024/01/10
手機電池發燙不耐用?教你關閉手機這些開關,電池耐用不發燙
2024/01/10
家里「灶台」易變臟?只需1根「香蕉」,立馬潔凈如新,太厲害了
2024/01/10
凍肉千萬別再用開水泡了,學會這招,幾分鐘就能全化開,簡單又方便
2024/01/10
如果你家房子有這5種現象,恭喜了,很容易出貴人,馬上要走大運了
2024/01/09
電熱水器一直開著好,還是隨用隨開好?聽聽專業維修師傅怎麼說,別再做錯!
2024/01/08
掃了30年的地才發現,塑膠袋套在掃把上,家家戶戶的難題就解決,早學會早受益
2024/01/08
臥室大床萬萬要擺放成這樣,暗喻越住越富裕,懊悔沒早聽說
2024/01/07
才知道,原來清洗毛巾這麼簡單,水里撒一把它,搓一搓,潔凈如新,趕緊看看
2024/01/07
塑料瓶上插幾根竹簽,放在家里省錢又實用,超市買一個要幾十元!
2024/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