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十六帝中有兩個「奇葩」,這兩人便是嘉靖和萬歷這對祖孫,爺孫倆都是連續幾十年不上朝,創造了中國歷史上皇帝最久不上朝的「光榮」記錄。
嘉靖帝朱厚熜自偶然繼位后,便與文官群體展開了一場對戰。雖然文官群體勢力雄厚,但嘉靖也并未被擊垮,此后便正常上朝,開始了皇帝生涯。但自從險些被宮女殺害后,他便一改以往作風,開始沉迷煉丹,在深宮之中過起了「修仙」生涯。
雖然說嘉靖此后二十余年不上朝,但卻對朝廷事務了如指掌,甚至將眾多的大臣牢牢把控在手中,可以稱得上是明朝最聰明的一位皇帝。

嘉靖能夠繼位登基,必須要感謝他的「好哥哥」明武宗朱厚照,這位主兒可是歷史上有名的庸君,什麼出格他就專干什麼,三十歲便一命嗚呼,都沒來得及留下子嗣。
這麼一來,大明的皇位就得從他的兄弟中挑人繼承,但好巧不巧的是,朱厚照只有一個親兄弟朱厚煒,還在剛滿一歲時便夭折了,這條路也就走不通了。
在以楊廷和為首的文官群體和太后的操持下,時年14歲的朱厚熜得以進京繼承皇位,成為日后的嘉靖帝。

楊廷和等人迎立14歲的朱厚熜,不能說沒有自己的心機在里面,畢竟擁立一個年幼的皇帝對自己而言,可以更好的把握權利,但朱厚熜卻讓他們的小算盤落了空。
繼位不久后,朱厚熜便打算把已經逝去的老爹以「皇考」之名進行供奉,皇帝的父親稱為「皇考」本是順理成章,但是此舉卻引來了一眾文官的反對。
因為按照皇位繼承制度,朱厚熜是過繼給朱佑樘為嗣子,作為朱厚照的兄弟來繼承皇位的,也就是說他和生父朱佑杬已經沒有關系了,這讓朱厚熜怎麼想?當個皇帝,還把自己老爹當沒了可還行。
因此朱厚熜便針對此事和以楊廷和為首的文官群體展開了交鋒,這便是著名的「大禮議事件」。

專管禮儀的禮部對此事最有發言權,禮部尚書毛澄帶領60多位大臣,聯名給嘉靖上書,要求他不得將自己生父追封皇帝,而應該是尊朱佑樘為「皇考」。
但朱厚熜無論如何也不同意,隨后的一段時間里,雙方圍繞「皇帝究竟該管誰叫爹」的問題,一次次地爭辯,文官群體怎麼都不同意皇帝的意見,朱厚熜也堅持不讓步,畢竟作為皇帝的他,如果這次讓了步,那此后還不是任由他們把持?
直到一個名為張璁的人出現后,嘉靖才總算是占據了上風。
張璁此人不僅堅決認同朱厚熜的看法,還甚至上書建議朱厚熜追封父親為帝,他的出現讓朱厚熜看到了取勝的希望。

在張璁為此事與文官據理力爭時,朱厚熜也沒閑著,跑到朱厚照的母親張太后那里「哭鼻子」,聲稱自己寧愿不做皇帝,也要做一個孝順的兒子,如果文官不同意自己的做法,那他就回到封地,繼續做自己的興王。
好一招以退為進,朱厚熜此舉明面上是表明自己的孝心,其實是借此威脅楊廷和等人。你們不同意我尊生父為皇考,那我就辭職,你們再找一個人來做這個「沒爹的皇帝」吧。
隨后,朱厚熜將生母接到了皇宮中,又在朝堂上提出追封生父為興獻帝的建議,不出所料的遭到了大臣的反對,楊廷和以辭官要挾,朱厚熜也毫不給面子,直接準了。
兩個月后,朱厚熜給生父上了尊號「本生皇考恭穆獻皇帝」,徹底代表著他在這場歷時三年的大禮議之爭中的取勝。

十幾年后,朱厚熜更進一步,將老爹的牌位搬進了太廟之中,而且還放到了和明孝宗朱佑樘并列的位置上,算是完成了他即位之初的夙愿。
時間來到公元1542年,此時的朱厚熜已經做了二十一年皇帝,這麼多年里,他的性格也發生了改變,喜怒無常、多疑暴戾,因此宮中的宮女和太監,沒少受到他的責罰,甚至被杖斃者多達二百余人。在這種情況下,幾名宮女忍無可忍,決定殺害朱厚熜。
這天夜里,楊金英、楊玉香、蘇川藥等十幾位宮女趁著朱厚熜熟睡時,偷摸溜進了曹端妃的寢宮中,將朱厚熜按在床上,隨后將事先準備好的繩套套進了朱厚熜的脖子上。

朱厚熜被猛然驚醒,但卻被幾人用步團堵住了嘴無法喊叫,楊金英等人在慌忙之下拉緊繩套,卻因為系了個死結而導致無法收緊,無法收緊繩套也讓朱厚熜幸運的逃過了被勒死的下場。
眼見遲遲無法殺死皇帝,一名為張金蓮的宮女害怕之下,跑到了皇后的寢宮通風報信,皇后聽聞后帶人火速趕到曹端妃的寢宮,楊金英等人見事情已經敗露,只得匆忙四散奔逃,最終都被趕來的護衛逮捕。
此事雖然沒有要了朱厚熜的命,卻給他造成了極大的心理陰影。另外,朱厚熜認為自己沒有被勒死,是因為自己誠心修道的原因,因此此后更加崇信道教,徹底變成了一個不上朝,潛心修道的皇帝。

而楊金英等十幾名宮女,全部被朱厚熜下旨處死,連帶著她們的家屬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處罰。
雖然朱厚熜在此事過后一直沒有上過朝,但他對于朝廷的把控卻是絲毫沒有落下,這是因為直屬于他的錦衣衛等特務機構,能夠代替朱厚熜去了解皇宮之外的一舉一動。
相傳,有一位大臣在自家府上,于夜晚時分入睡前,隨手在紙上畫了一幅畫,沒想到第二天被宣召入宮時,接過皇帝遞過來的紙,上面竟然是他昨晚所畫之物,當場就被驚得出了一身冷汗。
所以朱厚熜雖然身在深宮,但卻有錦衣衛等特務,充當他的眼睛,掌握大臣的一舉一動,其次朱厚熜本身就很聰明,他自繼位以來,針對武宗朝的諸多弊政,進行了行之有效的改革。

比如,朱厚熜鑒于此前宦官的權力過大,便重點削弱宦官的權力,所以在嘉靖一朝,沒有出現像王振、劉瑾這樣的大宦官,朝堂權利都被嘉靖牢牢地掌握在手中。
其次,朱厚熜還對人才選拔的方式進行了改革,由單一的科舉考試變為舉薦、科考、征辟三種方式并行,極大地增加了人才的選拔數量和靈活性。
雖然朱厚熜二十余年不上朝,但這期間的明朝政務,卻并不是徹底荒廢,
皇帝依然會親自處理,只是少了每日面見大臣,上朝論事的這個步驟而已,只是能夠處理多少,就不得而知。

綜合來看,嘉靖帝朱厚熜雖然是一個聰明的人,但這種聰明卻大都用錯了地方,為父親爭取名分、求仙問藥等,都是為了給自己爭取利益,真正用在給國家、給百姓做好事上面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因此后才會對他有這樣的評價:坐了幾十年天下,卻沒干幾件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