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銅鑼灣自始至終只有一個扛把子,那就是我陳浩南」,誰的青春里沒有一個經典的港劇呢?對于很多男生來說,香港的古惑仔簡直就是青春的偶像。
提起香港,提起陳浩南,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銅鑼灣,這個古惑仔經常活動的地方,時至今日,這個地方已經成了香港的必經打卡地。

然而,在今天,誰又能想到曾經的銅鑼灣還是一個眾人嫌棄的土疙瘩呢,而它之所以能夠有如此大的變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個人的出現。
他就是香港利氏家族的創始人利希慎,他的到來可以說是給銅鑼灣帶來了巨大的改變,提起他幾乎每個人都要感嘆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
而他和銅鑼灣的發展又有何關系呢?他的人生又是如何傳奇的?

在香港,有一座著名的「希慎廣場」,如今已經成了香港著名的廣場,而這個希慎廣場就是利希慎的「希慎」,不僅是以他名字命名,這更是他的個人專屬財產。
對于我們來說,幾乎很難想象,有一個商業圈會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而他不僅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更是將其做成了一個香港的奢侈圈。

對于商家來說,如果能夠在希慎廣場有一個自己的商鋪,那幾乎不用發愁之后的生意,因為那里,每天都是人來人往,絡繹不絕。
提起利希慎,幾乎所有人的評價都是如果沒有他,就沒有香港的利氏家族,也沒有如今人人向往的銅鑼灣。
然而,在香港也流傳著一句話「上海杜月笙,香港利希慎」,作為一個白手起家的商人,這句話幾乎就能看出他的起家手段有多不光彩。

關于利希慎的故事,民間有多個說法,幾乎每個版本都充滿了傳奇色彩,對于很多人來說,利希慎的成功都是不可復制的。
一開始,利氏家族并不是在香港活動,他們的發源地是在廣東,19世紀50年代末,利希慎的父親利良奕被「賣到美國」的舊金山,去那的金礦「淘金子」。

但是一心想要發財的他沒有想到錢還沒有賺到手,命差點丟在那,80年代時,因為美國的排華案,利良奕額被驅逐回國。
回到國內的利良奕沒有選擇返回廣東,而是將目光放在了香港,回到國內的他幾經輾轉,來到了香港,但是沒有根基的他,幾乎很難開始自己的生意。

剛開始,利良奕選擇一個絕佳的地理位置,開了一家男士內衣行,這個幾乎傾盡他所有心血的店鋪只存活了數個月,就因為入不敷出而解散。
那個時候的香港,鴉片還是正規的生意,做這個的生意人幾乎都是賺的盆滿缽滿,利良奕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在結束內衣行之后,他把剩下的錢幾乎都投入了鴉片行業。
對于利良奕來說,鴉片生意給了自己一個翻身的機會,也給兒子利希慎之后的「帝國」創造了基礎。

跟隨父親定居在香港的利希慎從17歲就開始接觸父親的生意,為了更好的接手家中的生意,在利良奕的安排下,他開始了自己的求學生涯。
然而,令利良奕沒有想到的是,瀝盡心血培養出來的接班人卻在畢業之后選擇了一條和父母安排的大相徑庭的路:留校任教。

在這之后,不管他又辭職做銀行職員還是做報社記者,幾乎都是從底層做起,雖然心中不滿,但是利良奕也沒有辦法。
然而,還沒等到利良奕出手讓其接管家中生意,利希慎自己便認識到,雖然自己做過很多份工作,也曾經做過生意,但沒有一個的利潤能夠超過鴉片。

安心回到家中的利希慎開始跟著父親一點點學著做生意,在父親去世后,利希慎便邀請幾個朋友一起做鴉片生意,他將所有的家產都投入了進去,開始了在香港商界「大殺特殺」之路。
然而,就連利希慎也沒有想到,成功打下「商業帝國」的他,卻沒有看到利氏家族的轉型,便撒手人寰。

經過他苦心經營,本來在香港名不見經傳的小家族幾乎一夜之間家喻戶曉,一向敢闖敢做的利希慎幾乎壟斷了整個香港的鴉片生意。
然而在那個時候,香港政府突然開始對鴉片生意進行改革,龐大的市場在監管下進行收縮,很多公司因為政策的原因接連宣布破產。

這個政策對于利希慎來說也有很大的影響,但他認為,香港不行,就換一個一個地方發展,不能在一個地方死磕。
經過來考察之后,利希慎選擇轉戰澳門,但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利希慎卻因禍得福,得到了鴉片專營權,正是因為這個權利,讓他在市場低迷時一躍擠進香港頂級的富商圈。
那個時候,和利希慎能夠同名的幾乎之有杜月笙,雖然同為富豪,但兩人的行事風格完全不同,利希慎深知如果之著眼于當前,那就是在坐吃山空,于是他將賺來的錢一部分用來投資房地產、航運、金融等產業,幾乎每個領域他都有所涉及。

利希慎毒辣的眼光也讓他的地產公司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就在香港成功上市,在這之后,他更是將目光放在了土地產業上。
1924年,他在銅鑼灣地區投資了385萬,買下來了一大塊土地,他的這一舉動在當時不被所有人認同,畢竟那是一個未經開發的土地,誰也不知道未來會有何發展。
但事實證明,利希慎的眼光沒有錯,二戰后的香港進入高速發展期,為了加快發展,銅鑼灣也成了重點發展對象,利希慎僅僅因為土地就賺的
盆滿缽滿。

然而,在他人生的巔峰時期,年僅49歲的他卻因為被人在街上槍殺,接連三聲槍響之后,利希慎倒在了血泊之中,等眾人反應過來,兇手早已無影無蹤。
這場意外幾乎震驚了整個香港,首富被無緣無故刺殺,警察局一下就亂了套,幾乎所有的警力都用來查這個案子,但是直到現在,依舊沒有最終定論。

有人說是因為利希慎在商界積怨已久,有很多仇家,所以才會遭到槍殺,也有人懷疑是不是家庭內部財產爭斗,導致這個創始人成了犧牲品。
畢竟,這個在香港幾乎能「一手遮天」的家族,有著錯綜復雜的關系,妻妾、兒女之間的爭斗更是比他本人的經歷還要精彩。

對于上世紀的香港來說,富商家中有三妻四妾幾乎是一個稀松平常的事情,利希慎也不例外, 在他崛起之后也是妻妾成群,膝下孩子也有很多。
利希慎突然的去世讓利氏家族也陷入了無盡的恐慌之中,所有人都在為自己的前途命運擔心,富可敵國的財產更是讓幾乎所有的人都虎視眈眈。

外界的虎視眈眈,內部的爭論不休,一時間利氏家族的發展成為眾人關注的對象,所有人都在等待著家族的下一步動作。
在混亂之中,利希慎的髮妻站了出來,這個時候她的挺身而出,瞬間成了整個家族的頂梁柱,雖然她是一個婦人,但沒有一個人敢輕視她。
不僅僅因為她是利希慎明媒正娶的妻子,更是因為在利希慎出事之前他就曾經說過,一旦他有不測,家中所有的事情都由妻子黃蘭芳做主。

而黃蘭芳也不是一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婦人,嫁給利希慎之前她也是一個富家小姐,曾經受過良好的教育,出身于商賈之家的她在利希慎的事業上有巨大的貢獻。
掌握家中大權的她讓利希慎的長子利銘澤回國接手家中產業,雖然他并不是自己親生,但是為了家族的穩定,她還是讓長子來繼承家產。

她的格局也讓家族中其他人沒有了爭奪的心思,一時間,幾乎所有人都把精力投入到家族生意中,在利銘澤接手家族之后,便宣布放棄鴉片生意,在他看來,這個生意在未來并不一定還是盈利的,也不一定能夠正常發展,他更是禁止所有人前往澳門發展,他知道總有人會不愿意放棄這個高利潤的事業,但他依舊堅持這件事。
虎父無犬子,事實證明他的決定是對的,後來的鴉片已經成了禁品,及時抽身的利氏家族因為他的安排也在其他領域獲得了重大的發展。

之后的他也曾經進入過香港的政界,或許他的前輩們都不會想到,曾經沾滿「鮮血」的家族有一天會有一個人走仕途。
在這之后,他的弟弟也在娛樂領域為家族開辟了一個新的版塊,黃蘭芳的兒子利孝和還有家中其他的孩子一起創建了香港著名的電視台TVB。

直到現在,這個電視台依舊是香港最大的電視台,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明星,在香港的影視行業有著重要貢獻。
直到現在,利氏家族依舊在平穩的發展,雖然名氣不如其他富豪大家,但是他們卻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在香港依舊有一席之地。

雖然在利希慎及其父輩時家族的發展并不是很光彩,但是在子孫輩的努力之下,家族也逐漸完成了一個完美的轉型,直到現在,已經在各個領域都站穩了腳跟,有了一個好的發展。
在不斷發展的今天,利氏家族一直在堅持做著各種公益,樹大招風,如今他們這種低調的作風也是保全自己的一種方式。
或許這個家族在發展過程中涉及過一些不好的產業,但能夠走到如今或許更多依靠的是子孫們的轉型,只有正當的生意才能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