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錦還鄉,朱元璋如何報恩?幾道命令空前絕后,有一點劉邦比不了
2023/10/06

朱元璋在朝堂上很殘暴,但面對故鄉、面對恩人時,他的情深義重又是異常濃烈,讓歷史唏噓動容的。

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三月,身在應天(南京)的朱元璋收到了一個讓他異常興奮的好消息,他的故鄉濠州被收復了。

自投軍以來,故鄉鐘離,朱元璋只在至正十三年間回去過一次,那一次是為了招兵。從那以后,整整十三年,他再沒能回過故鄉,那個存放他二十五歲前所有記憶,既熟悉又遙遠的地方。

戎馬倥傯十三載,每當憶起故鄉時,朱元璋時常感慨:「濠,吾家也。濟如此,我有國無家可乎!」

收復濠州這一天,正好是朱元璋大哥貧病而死的忌日,距他父親病故的忌日剛過三天,距他母親病逝的忌日也只差十三天——喜悅與惆悵交織在一起,朱元璋再也無法等待下去,他要利用短暫的喘息時間,回到故鄉去,去看他亡故的親人,去報答他尚可以報答的恩情。

至正二十六年四月,朱元璋從南京起身。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衣錦還鄉,掃親人墓,報故鄉恩,朱元璋特意帶了兩個人同行。

這兩個人,一個叫劉大,一個叫曹秀,都是朱元璋恩人的兒子。

劉大是劉繼祖的兒子,想當年,朱元璋父母無處安葬悲苦而死的父母,是劉繼祖慷慨送了他一方土地,讓他葬了亡父母,盡了一份孝道;曹秀是汪大娘的兒子,那一年朱元璋想入皇覺寺討生活,卻苦于沒有門路,是汪大娘拿出自家的全部家底,辦禮品,通門路,朱元璋這才入了皇覺寺,有了一個容身之所。

至正十三年,朱元璋已是紅巾軍鎮撫將軍。這年年底,劉大和曹秀活不下去,到濠州來投奔朱元璋。朱元璋見到兩人后,由衷地說了一句:「吾故人至矣!」完了便連忙詢問劉繼祖、汪大娘的情況。當得知兩位恩人都已病故后,朱元璋「慘怛動容」。

劉大、曹秀兩人雖才能平庸,但朱元璋卻始終將兩人留在身邊作貼身侍衛,一是表示器重,二是為了保證他們的安全。

為了不負朱元璋的厚愛,後來這兩人屢次請纓到前線廝殺,但朱元璋從來沒有同意過。他說,我絕不能讓你們去冒險、送命,那樣對不起我的恩人、你們的父母。

朱元璋這次還鄉,剛上路時是擺有「吳王」全套儀仗的,然而一出南京城,朱元璋便舍下儀仗,以日行三百里的速度向故鄉奔去了。

這一刻,他不是即將加冕的帝王,而是歸心似箭的普通人。

歷經戰亂,朱元璋回鄉這一年,整個鐘離只剩下了二十戶鄉親。在朱家殘破的老院子里,朱元璋見到的第一個鄉親是他兒時的玩伴,大他兩歲的劉添兒。

此時的劉添兒只有四十二歲,卻已讓苦難摧殘成了一截枯木。

見到兒時的玩伴竟淪落到這個地步,朱元璋眼睛濕潤了,他走過去問:「添兒,是你吧?」

添兒滿臉困惑地看著朱元璋。

朱元璋說:「我是重八啊!」

聽到這一句「我是重八啊!」朱家老院子瞬間沸騰了,此前他們不敢認,現在聽到鄉音舊名,他們敢認了。

眾鄉親問朱元璋:「重八,你這是做了大官了呀?」

朱元璋拉著眾鄉親的手,跟著命令身邊的侍衛,將帶來的干糧肉干統統拿出來,分給鄉親們。

分完吃食,朱元璋還覺得不夠,隨即又命令侍衛給每家分了兩匹綢子、兩匹棉布、二十兩銀子。

鄉親們歡天喜地、滿載而歸后,朱元璋走出老院子,去給亡父母上墳。

見到幾與地平,荒草連天的墳頭,朱元璋跪下來,淚如雨下。

朱元璋想為亡父母風光改葬,但隨行的博士官許存仁和起居注官王祎卻極力反對。他們反對的理由是,起墳改葬,恐泄山川靈氣。

朱元璋聽罷,只好「增土以倍其封」。

從亡父母的墳地回來,鄉親們已經從留村侍衛那里得知,如今的重八不是他們隨口叫的什麼大官,而是即將登基做皇帝的「吳王」。

因此,再見到朱元璋時,鄉親們全都跪下了,再不敢隨意說笑。

朱元璋將鄉親們一一叫起,接著便宣布,任命劉英和曹秀為守陵官,全權負責守護皇陵,全村二十戶鄉親每戶視人口多少賜給土地二十頃到三十頃不等,免十年錢糧。

接下來,朱元璋十分真實,十分有人情味地對鄉親們說,你們這二十戶,從今往后就不要再種地了,地佃給別人種,你們就專門幫我看守祖墳,我立你們為陵戶,幫我照料祭祀事,不要你們出錢,祭祀過后的豬羊,就給你們吃了。以后你們就收收租子,吃吃酒肉,快快活活過日子罷。

說完這些,朱元璋抬頭向眾鄉親望了一眼,然后問了一句,劉德為什麼沒有來?

朱元璋口中的劉德不是別人,正是幾十年來他始終沒有忘記的仇人。想當年,朱元璋叩頭向地主劉德求地,劉德在冷漠拒絕他的同時,更讓他遭受了平生最大的恥辱。

眾鄉親知道朱元璋恨劉德,因此無人敢言語。

這時,朱元璋吩咐侍衛,去把劉德叫來。

不一會,劉德膽戰心驚地來了。一見到朱元璋,這個昔日耀武揚威的老地主跪在朱元璋面前,一邊磕頭一邊求饒:主上開恩,恕小的當初有眼無珠!可憐小的如今也一把年紀了吧!

朱元璋沒有動怒,而是親自上前,把他從地上拉了起來,朱元璋說:「此恒情耳,不必問。吾貧時,爾豈知今日為天子耶。

(嫌貧愛富,人之常情,我不跟你計較。那時候你怎麼會知道我將來會當天子。)」

說完,朱元璋賞賜劉德三十頃田地。

以德報怨,讓人豁達,心結往往化的更開。對于自己的這個舉動,朱元璋曾將漢高祖劉邦拿來和自己比,朱元璋說:「論高祖豁達大度,世咸知之,然其記五嫂之怨而封其子為羹頡侯,則度量亦未弘矣。」

什麼是「羹頡侯」?

劉邦落魄鄉間時,經常邀一幫狐朋狗友到兄嫂家蹭飯。他那嫂子不厭其煩后,每當劉邦登門,便拿起鍋鏟使勁地鏟鍋,意思是說鍋子已經沒飯了,趕緊別處蹭去。劉邦當了皇帝后,大封近親為王侯,唯獨不封他這兄嫂家的獨子劉信。太上皇劉瑞看不下去,親自出來說情,劉邦最終給了老爹一個面子,卻也趁機將兄嫂一家狠狠地羞辱了一番。

他給劉信頒了一個異常刻薄的封號:「羹頡侯」,羹頡即是「飯了沒」之意。

朱元璋認為,劉邦因小怨失大度,有失帝王風范,而自己把平生奇恥大辱化為恩賜,以德報怨,必將成為千古佳話。

固然,朱元璋此舉有沽名釣譽之嫌,但總比睚眥必報,我行我素來的溫存。

一解鄉愁,告別故鄉之時,朱元璋依舊放不下這二十戶鄉親,告別時,他語重心長對鄉親們說:「鄉人耕作交易,且令無遠出,濱淮諸郡尚有寇兵,恐為所抄掠。父老等亦自愛,以樂高年。」

洪武元年,大明開國,定都應天。

然而不久之后,朱元璋就提出了一個令朝臣驚愕的計劃,他想把大明的都城設在老家鳳陽。

這依舊是濃濃的鄉情在「作祟」。

遺憾的是,經過八年的營建,朱元璋宏大的營建中都計劃卻廢止在了「厭勝事件」上。

何為「厭勝事件」?因為營建之役極苦,又拿不到工錢,那些被迫調來興工的匠人因為心懷不滿,對朱元璋的宮殿實施了「厭勝法」,也就是民間說的在宮殿關鍵部位埋下咒符、泥人、木偶、弓箭等邪惡不祥之物,以求給居住者帶來噩運。

朱元璋雖然殺了上千名木匠,但依舊無法去除籠罩在故鄉上空的陰云。

從那以后,朱元璋再未回過故鄉。

也許正因為如此,朱元璋格外珍視家鄉的那二十戶鄉親,尤其是劉大、曹英二人。

大明開國不久,朱元璋即正式任命劉大、曹秀為從仕郎,專門守護皇陵。為了能讓兩人的名字進入詔旨,朱元璋特意給他們改了名字。

為兩人改名時,朱元璋依舊沒有忘記報恩。汪大娘有三個兒子,朱元璋特令曹秀連名帶姓改叫汪文,以示對汪大娘的念念不忘。

大概也只有他這位貧苦出身的布衣天子才會有這樣的苦心、細心。

洪武七年元月,朱元璋專門設立皇陵祠祭署,汪文、劉英(劉大)隨之升遷成「皇陵祠祭署署丞」和「署令」。朱元璋不僅一直厚待這兩位故人,對他們的子女也是格外關愛。這一年六月,汪文的兒子汪倫,劉英的兒子劉鑒,被接到應天國子監讀書,衣食用度,照顧的十分周到。

到了洪武十一年五月皇陵完工,朱元璋再次施恩,將故去的恩人劉繼祖追封為義惠侯,并特命將劉繼祖夫婦、汪大娘,還有村中一位朱元璋叫過干娘的趙氏神主配在父母陵寢,享受皇家煙火祭祀。

幾千年來,這是空前絕后的。

朱元璋跟汪文、劉英講話,從來都是本真的,直截了當的,就像不見外的自家人。而汪文、劉英在朱元璋面前,從來也是大大咧咧,無拘無束的,絲毫沒有伴君如伴虎的感覺。

在他們的交往中,有一幕最能反映朱元璋在面對父老鄉親時的至真至情。

劉英有一次從老家跑到南京來看望朱元璋。朱元璋因為政事繁忙,三天之后才召見,然而這時候官員卻到處找不到劉英了。找了幾天,這才知道劉英等的不耐煩,已經生氣回家了。

換是他人,誰敢!換是他人,朱元璋又怎能不動怒!

但面對劉英此舉,朱元璋卻一點不生氣,不僅不生氣,他還要再次去請劉英進京。而劉英呢,卻一根筋地認定上回是朱元璋擺架子,一不高興,他居然又賭起氣來,根本不接受朱元璋的邀請。

換是他人,這個舉動估計夠滅九族了。

但因為這個人是劉英,朱元璋居然感到萬分抱歉,一心想著怎麼才能把劉英請來。可就在這個時候,鳳陽卻突然傳來了劉英病故的消息,朱元璋深感悲痛,特意寫了一篇《祭署令劉英》——

「昔者朕寓居是方,存亡者感英父子之恩,至今猶存情懷,未嘗有所忘也。前者英赴京來,朕為機務浩繁,兼壽有年,失顧問于英,三日復覺,令人覓英所在,莫知所之。稽于金川之門守者,報無知英之出入。復于京內物色數日,乃知英還矣。命召復勞再見,久未至。再命召之,告者乃云英亡。嗚呼!感恩之道常懷,感恩之禮未終,英遽然長逝,朕思昔恩,不勝嗟悼。特以牲醴奠祭之。英其不昧,饗之!」

讀這一段文字,平實間盡是真切的情感。

靠著朱元璋留存的這一份真切的情感,汪劉兩家不僅在洪武一朝享盡榮華富貴,在后世諸朝亦是如此,兩家世襲為官,直至大明終結。

想到洪武朝被朱元璋屠戮殆盡的開國功臣們,這份鄉情是何等的貴重、深遠。

除開對待汪劉兩家,朱元璋在故鄉的另一個舉動也讓后世「嘆為觀止」——洪武二年,鳳陽大規模修建皇陵,因為規模龐大,陵園圈進了許多鄉親的祖墳。

按照歷朝歷代的定制,這些普通人家的墳墓都是要遷出皇陵,不得混于皇陵之中的。

但朱元璋的批示卻是:「此墳墓皆吾家舊鄰里,不必外徙,春秋祭掃,聽其出入不禁。」

這一刻的朱元璋是何等的不忘本——

用完濕巾,記得把蓋子拆下來,放在衛生間特別實用,都看看吧
2024/01/15
泡海帶時,不要直接下水泡,多加2樣東西,10分鐘泡還好沒腥味
2024/01/15
煮餃子,怎麼煮才勁道好吃?記住4點,不破皮不露餡,特好吃
2024/01/15
定期存款要到期的,一定去做三件事,否則就不是利息損失那麼簡單,不知道的虧大了
2024/01/15
出門前,記得用鑰匙碰一下門把手,很多人不知道咋回事,看完漲見識!
2024/01/14
今天才知道,羽絨服領子上的這塊布,還有如此神奇的「用處」,早知早受益
2024/01/14
牢記買房4個原則:買南、買邊、買三、避四,基本就不會選錯房
2024/01/11
「天收人,有跡象」:老天要帶人離開,會降下這5種征兆!
2024/01/10
洗衣粉里加點白醋,作用太厲害了,解決家家戶戶大煩惱,省時又省錢!快看看!
2024/01/10
才發現,馬桶堵了,用這2招,輕松搞定,再也不花冤枉錢,可惜都不知!
2024/01/10
拉鏈一邊壞了先別換,用這個辦法快速修復,不留一點痕跡
2024/01/10
手機電池發燙不耐用?教你關閉手機這些開關,電池耐用不發燙
2024/01/10
家里「灶台」易變臟?只需1根「香蕉」,立馬潔凈如新,太厲害了
2024/01/10
凍肉千萬別再用開水泡了,學會這招,幾分鐘就能全化開,簡單又方便
2024/01/10
如果你家房子有這5種現象,恭喜了,很容易出貴人,馬上要走大運了
2024/01/09
電熱水器一直開著好,還是隨用隨開好?聽聽專業維修師傅怎麼說,別再做錯!
2024/01/08
掃了30年的地才發現,塑膠袋套在掃把上,家家戶戶的難題就解決,早學會早受益
2024/01/08
臥室大床萬萬要擺放成這樣,暗喻越住越富裕,懊悔沒早聽說
2024/01/07
才知道,原來清洗毛巾這麼簡單,水里撒一把它,搓一搓,潔凈如新,趕緊看看
2024/01/07
塑料瓶上插幾根竹簽,放在家里省錢又實用,超市買一個要幾十元!
2024/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