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有網友爆料稱,袁詠儀和張智霖的兒子在2019年10月拍攝的一段視訊中,出現了疑似辱亞、諷刺廣州人的情況。
畫面中,男生一邊搖晃著身體,一邊用手指拉著眼角做出「瞇瞇眼」的動作。甚至歌詞里也提到了廣州、筷子、狗肉等詞匯。
比如「他們應該知道我給了他們眼鏡就變成數學家,他們來自廣州」,「他們看見我在吃狗肉,他們說也想要,我有一份濃醬和一份點心,我有兩根筷子,沒有一根在我的左右」.....
看完張慕童表演的動作和歌詞,網友們紛紛指責,有人怒斥他太可笑,自己就是亞洲人,卻還做出「瞇瞇眼」的動作;還有網友直言,「小小的年紀哪來的那麼大的惡意?到底是家庭熏陶,還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網友的猜測也并非是空穴來風。
袁詠儀夫婦在之前就被爆出有不同程度的不當言論,比如把中國大陸叫做「China」,透露出香港和中國不是一體之嫌,因此網友才會激起群憤。盡管事后都盡心緊急公關,發不了致歉聲明,但網友顯然不買賬了。
我們都說,想讓孩子更優秀,最重要的就是父母能夠帶給孩子能量,因為父母的修養,才是孩子人生最重要的起跑線,而孩子的言行,更是與家庭教育、家庭環境息息相關。
1、父母的修養里,藏著孩子的未來
《會賺錢的媽媽》的作者克里斯特爾·潘恩說:
「父母的生活理念和慷慨奉獻的精神,對她的人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如果沒有他們的言傳身教,她將無法取得如今的成就。」
一對充滿愛的父母,養成出來的孩子一定不會差。
中央電視台的一則公益廣告,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小男孩睡覺前,要媽媽給自己講故事,媽媽說她這會兒還有重要的事要先做,你自己先睡。
小男孩很疑惑,媽媽出門后,他便尾隨媽媽想看個究竟。
小男孩竟然發現,媽媽端了一盆水去奶奶的房間,然后給行動不便的奶奶洗腳。
小男孩看著看著,若有所思。
當媽媽給奶奶洗完腳返回孩子的房間時,突然發現孩子不見了,正緊張的時候,身后傳來小孩男脆脆的聲音:「媽媽,洗腳。」
媽媽扭過頭,小男孩吃力地端著一盆水,搖搖晃晃地走進房間,盆里的水撒了孩子的一身。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媽媽給奶奶洗腳的這個行為,給孩子樹立了榜樣。
長大后的小男孩,一定懂得孝敬老人,與人為善。
父母的修養里,藏著孩子的未來,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會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在孩子的身上。
孩子會模仿父母的言行舉止,從而一點一點無聲地改變自己,直到長成參天大樹。
2、孩子的言行,是父母的鏡子
圣奧斯定說:「有一個祈禱的母親,兒子就不會迷失!」
細心觀察不難發現,孩子在許多方面都在遺傳或復制父母的特征,就像面對一面鏡子,父母每做出一個動作,孩子總能反射出這個動作的影像。
心理學理論認為,孩子模仿的敏感程度和相應的吸收能力構成一個人的可塑性,兒童在這方面的能力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
一個2-3周大的嬰兒已經顯示出了驚人的模仿能力。
比如,Ta已經能夠惟妙惟肖地模仿出大人的各種表情:像伸舌頭、打哈欠等。
正是由于兒童這種超強的吸收和模仿能力,我們不得不說「孩子即是父母的一面鏡子」,而孩子的言行更是父母教養的一面鏡子。
為了培養孩子的品德,為人父母者,言行要謹慎, 處處應該做孩子的表率。
孩子好的品性、好的教養、壞的言行、壞的品行,都是父母教育影響的結果。
在英國,有一個愛德華家庭,是真正的書香門第。
老愛德華是個博學多才的哲學家,為人嚴謹勤勉。他的子孫有13位當大學校長,100位教授,80多位文學家,60多位醫生,1人當過大使,20多人當過議員。
同樣在英國,另一個珠克家族,與之相比則大相徑庭。
老珠克是遠近聞名的酒鬼和賭徒,渾渾噩噩,無所事事。這個家族至今已傳下八代,其子孫后代中有300多人當過乞丐和流浪漢,400多人酗酒致殘或死亡,60多人犯過詐騙或盜竊罪,7個殺人犯,整個家族沒有一個人有出息。
孩子將來能成為什麼樣的人,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孩子的父母是何種層次的人,取決于孩子在早期成長過程中受到何種層次的家庭教育。
因為孩子的行為舉止,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3、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線
孔子曾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當我們想要塑造孩子的人格時,父母先要嚴謹自律、自身端正,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熏陶孩子。
德國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的著作《什麼是教育》中寫到:
「什麼是教育?教育就是一顆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高級教養》中提到,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線,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導師,幾乎能夠決定孩子一生的命運。
孩子會長成什麼樣的人,很大一部分取決于父母。
父母的價值觀念、為人處世和生活習慣,通過自己的行為慢慢滲透到孩子身上,從而成為孩子固有的一面。
如果,你希望孩子長大后,才能出眾,就要以身作則,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示范。
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實現有價值的人生,首先父母先修正自身,給孩子做個表率。只有這樣,孩子才會越來越好。
若想孩子熱愛學習,積極向上,首先做父母的就應該放下手機,離開麻將台,拾起書本,行動起來。
父母在要求孩子的同時,首先給孩子打個樣。
《高級教養》中告誡父母,培養自己比培養孩子更重要,在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之前,你要先成為一個優秀的父母。
所以,各位家長努力吧,成為更好的自己,變成合格的父母,然后「潤物細無聲」般培育孩子。
因為,父母的修養,就是孩子最好的教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