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神雕俠侶》,將兒女私情展現得淋漓盡致,讓讀者們看得感慨萬千、唏噓不已。
在《神雕俠侶》的末尾,兩鬢斑白的楊過終和小龍女久別重逢,二人在谷底相擁而泣。隨著楊過帶著小龍女在華山之巔和群雄作揖告別,這一對飽受磨難的戀人就此退出了這個紛紛擾擾的江湖世界。
就在楊、龍二人的身影越走越遠之際,少女郭襄再也按捺不住,兩行清淚猶如斷了線的珍珠一般從她秀美的臉上滑落。誰能想象得到,這位明麗瀟灑的少女并沒有找到一個如意郎君相濡以沫,卻在多年之后選擇了落發為尼。
在《神雕俠侶》后續之作《倚天屠龍記》里,金庸讓19歲的郭襄作為第一視角,講述了她如何追尋楊過、如何邂逅覺遠大師和張君寶、如何目睹何足道擊敗少林群僧的傳奇故事。
此后覺遠大師圓寂,郭襄和張君寶各自得了部分《九陽真經》,隨后金庸大筆一揮,竟讓筆下的江湖世界跳過了近百年的時間。
于是在《倚天屠龍記》的第三章里,郭襄已成了峨眉派弟子祭奠的郭祖師。
而峨眉派的第三代掌門人滅絕師太自盡前,她是這麼和周芷若說的:「是以刀劍中的秘密,只本派郭祖師傳了下來。她老人家生前曾竭盡心力,尋訪屠龍寶刀,始終沒成功,逝世之時,將這秘密傳給了我恩師風陵師太。我恩師秉承祖師遺命,尋訪屠龍刀也沒結果。她老人家圓寂之時,便將此劍與郭祖師的遺命傳了給我……」
看到這里會發現,郭襄情迷楊過無法自拔,明知楊過已是有妻之夫,她也親眼目睹了楊過和小龍女結伴離去,可郭襄依舊無法忘記楊過,她以游山玩水為由告別了郭靖黃蓉夫婦,踏上了尋找楊過的漫漫之旅。不管是高聳入云的華山,還是鳥語花香的百花谷,就連陰暗潮濕的古墓,郭襄都親自探尋過。
不過郭襄走遍天下,依舊沒能找到神雕大俠。但如何解釋郭襄在40歲的那一年,她走上峨眉、落發為尼,繼而開創了峨眉一脈的?我們先看一看郭襄的徒子徒孫叫什麼名字就能找到關鍵線索。
待張翠山之子張無忌練成諸多神功于一身之時,峨眉派的掌門人卻早已不是郭襄。
原來郭襄駕鶴西去后,風陵師太成了峨眉派的第二任掌門人。風陵師太圓寂時,將倚天劍和掌門之位傳給了滅絕師太。
滅絕師太性格剛烈,寧死也不接受張無忌的救助,最后從萬安寺摔落,就此絕命。滅絕師太死前,已將倚天劍屠龍刀的秘密以及掌門之位都傳到了周芷若的手中。
這樣看來,風陵師太、滅絕師太以及周芷若都是郭襄的徒子徒孫,通過風陵師太、滅絕師太以及周芷若的名字,我們可以窺見郭襄為何會停下追尋楊過的腳步,從而落發為尼、長伴青燈古佛。
只需將風陵師太、滅絕師太以及周芷若的名字連起來讀,就能發現金庸的暗示。
先看風陵師太。
風陵師太是郭襄的親傳弟子,風陵師太的「風陵」二字象征郭襄和楊過初次邂逅之地風陵渡。風陵渡是郭襄情竇初開的地方,充滿了甜蜜又苦澀的回憶。
可見,「風陵師太」的名字象征了郭襄那時候的心境,此時的郭襄雖然落發為尼成了峨眉的開山鼻祖,但她仍無法真真正正地忘記楊過。
因此,峨眉劍法里為何有一招喚作「黑沼靈狐」也解釋得通了,此招正是郭襄為了紀念當年和楊過攜手共闖黑龍潭。
再看峨眉派第三任掌門滅絕師太。
「滅絕」二字象征了毀滅,暗示了這時候的郭襄立志要找到屠龍刀,以便接過父親郭靖驅逐韃虜的戰旗。
其次,郭襄也下定決心要徹底忘記楊過,她知道自己和楊過已無可能,與其為情所傷,倒不如懸崖勒馬、迷途知返。
可見,「滅絕」二字也象征了此時郭襄的心境,無論是對敵人還是對自己,郭襄都是嫉惡如仇、毫不留情。
最后再看周芷若。
在經歷了「風陵」的相思、「滅絕」的無情之后,此時郭襄的心境又有了改變,她發現佛法中的奧義能讓自己放空心靈,繼而心如止水、泰然自若。
心如止水的「止」和泰然自若的「若」和周芷若的「芷若」同音,暗示此時的郭襄大徹大悟,決心投身佛門,繼而放下塵世間的愛恨糾葛,了卻余生。
綜上,金庸借著「風陵」、「滅絕」、「芷若」三任峨眉掌門人的名字暗示了郭襄的心理變化,她從原有的相思過渡到了無情冷漠,最后在佛法的加持下又有了波瀾不驚的心境轉變。
因為放下了牽絆,郭襄這才停下了追尋楊過的腳步,選擇了皈依佛門。
各位大俠,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