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頭路邊隨處可見馬齒莧,其有獨特的香氣,且有豐富的價值,在開春三月的時候,正當吃馬齒莧,我會選擇隨手在路邊摘一把馬齒莧,將其拌一拌蒸一蒸,做成馬齒莧窩窩頭,出鍋后蘸著料汁吃,特別的香軟勁道且味道佳,馬齒莧窩窩頭,比普通的饅頭更加得到家人的喜歡,最近我家經常將其當作早餐,上桌便能得到家人的喜歡,下面我便會將馬齒莧窩窩頭的做法分享給大家,當早餐或者是主食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馬齒莧窩窩頭的做法:
備用食材:馬齒莧430克,面粉300克,清水140毫升,食鹽少許,生抽3勺,香油半勺,醋2勺,大蒜2瓣,辣椒油少許;

制作過程:第一步,新鮮馬齒莧一大把,再去老莖,路邊采摘的野菜要用流動的水多沖洗幾遍,將馬齒莧清洗干凈,控干水,將其切成小段;

第二步,處理好的馬齒莧放入一個大盆中,先在其中加入三分之一的面粉,用筷子攪拌均勻,加上少許的食鹽和五香粉攪拌均勻,再加入三分之一的面粉拌均勻后;

第三步,加入一半的清水,拌一拌,將剩余的面粉倒入拌好,最后放入剩余的水,分三次將馬齒莧拌好,戴上一次性手套,將可以成團的馬齒莧團成小圓球;

第四步,用食指在中間摁一個窩,做成窩窩頭的形狀,按照這個方法做好,在鍋中添上水,將水燒開,隔水放入馬齒莧窩窩頭,開始蒸;

第五步,中火差不多蒸25分鐘,待將窩窩頭蒸熟后,關火,燜5分鐘的時間,用蒜泥搭配辣椒油、生抽、香油、醋等調成蘸汁,窩窩頭蘸著吃。
小編總結:馬齒莧可以做菜亦可當主食吃,馬齒莧窩窩頭便是我家時常做的一種,不得不說用野菜做窩窩頭特別好,野菜自帶清香味道,而且自然生長而成,特別的健康,做成主食吃不僅是味道佳,而且還有非常高的價值,比人工培育的蔬菜吃著健康多了,在吃野菜的季節當然不能錯過了,野菜加上面粉拌一拌蒸一蒸,出鍋后蘸料吃,勁道香軟,味道特別豐富。
烹飪小技巧:
1、有的人擔心馬齒莧有酸味,可以事先焯水,野菜中的雜草比較多,記得要去除干凈,馬齒莧不要剁得太碎,切成稍微長一點的段,做好的窩窩頭更有嚼勁,記得要將其中的水分擠干;
2、馬齒莧中之所以要分次加面粉,是為了可以更好掌握,如果面粉一次性放太多,面團會變得比較干硬,馬齒莧中加入面粉只要可以成團的狀態便可,不需要放太多,否則吃不到馬齒莧的口感;
3、做馬齒莧窩窩頭胚子的時候,記得不要攥得太緊,以免蒸好的窩窩頭吃著會發硬,蒸窩窩頭,開水上鍋,一般蒸25分鐘左右便可,關火后虛蒸5分鐘,口感更佳,窩窩頭要趁熱吃,口感才更加柔軟,放涼了便容易發硬,如果做得多可以存冰箱中,待吃的時候重新加熱。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